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乃至我国南方14个省(市、自治区)唯一以培养农牧科技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省属公办高等院校。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11月以“优秀”等级通过验收。2013年5月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称号。
学院坚持“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紧密结合产学研育人、紧跟区域经济增长极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三业(专业、行业、就业)互融、行校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毕业生就业工作视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坚持实施“一把手”工程,严格按照“四到位”(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和“四化”(全员化、全程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不断完善就业工作体制机制,以培养“就业力”带动“就业率”,学院业已为社会输送了各类技术技能型现代农牧人才4万多名。
一、体制机制科学有效,就业工作有声有色
1. 领导高度重视。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实行“一把手”工程,每学年都把就业工作目标和考核指标列入学院党政工作计划,多次召开党委会或校长办公会研究部署就业工作,签定年度就业工作责任状,明确具体奖罚措施,确保就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制度建设完善。学院将就业工作作为系统工程来抓,纳入学院“十二五”整体发展规划,工作思路清晰,运行有序。建立了一整套就业工作规章制度,如就业工作经费管理制度、走访用人单位制度、就业工作考评制度、就业工作市场建设制度、就业工作基地建设制度、就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度等,并有着详尽的工作进度计划表;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各院(系)年度考核最主要的指标之一与部门评优、个人评先等挂钩,极大地调动了全员参与落实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
3. 机构设置健全。学院成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书记、院长任就业创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书记、副院长任副组长,具体抓落实,就业创业指导处主要负责人以及各二级院系分管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各二级院系也相应成立了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小组,形成了“学校党政统一领导、招生与就业创业指导处统筹协调、各二级院(系)全力以赴、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三级网络体系,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4. 资金落实到位。学院设立了毕业生就业与创业专项经费,达210万元,其中就业专项经费始终保持在80万以上。学院专门拿出新老校区30多间沿街黄金旺铺门面房,不收学生一分钱租金,用于学生自主创业,历练创业本领。
5. 就业指导全面。首先,学院坚持每年举办“就业指导服务月”活动,内容涵盖求职书设计比赛、模拟面试比赛、系列讲座、企业参观、校园招聘会等活动,印发就业指导手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其次,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建立了覆盖全院范围的就业指导体系,即重点加强对应届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低年级同学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树立职业意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第三,就业咨询实行制度化、常态化。学院特别推出“大学生就业咨询日”服务,咨询时间为每周三下午2:00~5:00,地点设在学生宿舍区,由招就处分管处长和各院系专职就业秘书负责集中解答就业政策、形势以及如何应对目前日益严峻的就业环境等各种问题。
6. 就业服务到位。首先,注重就业市场的维护与开发。坚持每年春季和秋季组织就业工作人员开展大规模的用人单位走访活动,收集有效就业信息。学院定期举办双选会,积极为学生推荐就业岗位,按照“小型、分类、安全、有序”的原则,坚持大型招聘年年搞,校园招聘周周有,专场招聘随时办,就业推荐天天做。其次,加大就业创业信息网络建设力度。创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信息网,建立了毕业生信息库和用人单位数据库,实现了网上信息发布、就业咨询及调查等多项功能,与国内知名用人单位建立了凯发k8国际唯一的友情链接,并按要求嵌入全国大学生一站式服务系统,形成了就业立体网络。
7. 以创业带动就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学院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极大激发了在校生的创业热情,更好的促进了就业,即凝练就业创业教育理念,实施项目引领工程;完善就业创业教育机制,构建机制保障体系;丰富创业文化活动内容,提升创业能力素质;采取“前店后厂”模式,打造创业实践平台。学院建成了以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为主体,江苏中药科技园、江苏倍康药业有限公司、大学生创业示范街共同参与的“两园一企一街”校内创业实践格局。目前已有33个创业团队入驻,创业项目涉及畜禽养殖及加工、动物诊疗、宠物美容、甜品加工、动物医药、园林艺术、汽车维修与服务、it、物流管理等9个项目,形成了“项目人才集聚、重点项目示范、创业就业倍增”的效应。
8. 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学院连续四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2013年5月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2年12月份以“优秀”等级通过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校验收,2013年10月份被江苏省教育厅认定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二、校企合作水乳交融,人才培养适销对路
1. 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利用学院人才、研发等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加强与行业交流与合作。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紧扣江苏现代农牧产业发展需求,按照工学结合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专业、行业、就业的“三业互融、行校联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此基础上,学院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示范区产学研平台和人才优势,进一步探索适合学院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技术活动过程有机结合,把科研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构建了“工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学中研”的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新技术,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技术应用推广、产业化经营管理、社会服务等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2. 加强专业和课程体系改革,主动适应农牧业转型升级。学院在专业建设工作中,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需要向动物医药、宠物美容与护理、食品安全与检验等二、三产业不断延伸的新形势,制订了巩固具有传统特色的一产类专业、做强二产类专业、拓展三产类专业的专业建设战略。尤其在动物医药、兽医专业基础上增设的药品生产与营销、宠物医学、宠物护理与美容等专业,形成了专业建设新的特色与亮点。
3. 学生技术技能出类拔萃,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学院为了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取得了骄人成绩。我院学生连续5年获泰州市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创意大赛第一名。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校园创业计划书,毕业后走上了成功的自主创业之路。近三年来,学院平均每年有近180名学生走上自我创业之路。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院学生荣获2个一等奖和1个三等奖,在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我院荣获3个三等奖。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教育厅联合举办的“天翼杯”技能大赛中获得1个一等奖,并获全国三等奖。2011年5月5日,农民日报以“‘农业老板’的‘组培园’”为题,在头版头条对我院创业教育的模式、方法和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报道。2012年10月28日,扬子晚报以“唐慧娟:‘女猪倌’带富238家养殖户”为题,报道我院杰出校友、党的十八大代表唐慧娟在猪栏中摸爬滚打了15年,不仅成为年产2万头生猪的猪场主人,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动238家养殖户共同致富的先进事迹。2012年10月18日13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对我院科技服务“三农”工作、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和实用性人才培养工作作了宣传报道,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2013年6月4日,地方媒体以“大学生店长和他的创业团队”为标题,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整版报道了我院在校大学生创业事迹。2014年10月20日,中央媒体以“涉农高职院校逆袭记”为标题,以采访的方式报道了我院在校学生和毕业生创业事迹。
三、毕业生备受青睐,工作业绩显著
1. 毕业生表现突出,用人单位满意度高。2013年11月江苏省教育评估院对学院的77个用人单位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类素质的评价中,我院毕业生思想素质满意度高,比率为54.5%,没有不满意的;在相对其他院校学生优势调查中,我院毕业生在实践动手能力、敬业精神、综合素质、实际工作能力方面比其他学校有优势,抽调企业评价很高,各项指标均超过了60%,说明我院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职业技能素质获得企业的广泛好评。
2. 毕业生经济收入高,职业晋升空间大。根据麦可思公司的调查显示,我院毕业生半年后收入以及自主创业的比例均高于本省高职院校水平,具体数据(见表1)。从起薪线和就业对口率来看,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根据我省评估院的调查显示,我院毕业生中,技术骨干与研发人员岗位比率为41.6%,说明学院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研发能力,同时具备个人发展的潜力,工作几年后基本上都能在中层管理干部、技术研发人员岗位上大展身手,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3. 毕业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素质硬、能力强、能吃苦、后劲足”已经成为我院历届毕业生的鲜明特色,不少优异毕业生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
吴志男,2013届药品检测专业毕业生,现为扬子江药业集团人事专员,先后参加泰州市和全国医药行业质量qc成果发表交流会获得一等奖,并获得最佳发表奖。
黄袁新,2013届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毕业生,他作为“宠乐汇宠物生活馆”创业实践项目团队负责人,参加了2014年6月参加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等7部门联合举办的 “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从102所高校的299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并获得创业实践挑战赛专科组铜奖并获得佳绩。
王兴斌,2012届兽医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他凭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深厚的操作技艺,荣获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动物外科手术”一等奖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学院在办学中始终坚持“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定课程、根据岗位标准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农牧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011 2012 2013
本院 4.3% 本院 3.4% 本院 5.1%
全国骨干 3.6% 本省高职 3.1% 本省高职 3.9%
本院 2708 本院 2829 本院 3066
本省高职 2709 本省高职 2779 本省高职 3076
表1:
近三年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和毕业半年后收入
注:数据来源于麦可思调查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