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等一度少有人问津的“冷门”专业如今呈现渐热趋势,这变化背后的意味很值得人们品味。
从一定程度上看,大学生选择专业是对自己未来职业乃至生活方式的选择。所谓“冷门”通常是那些社会需求量小,毕业后求职困难的专业。多数选择“冷门专业”的学生,在“通过专业技能解决物质生活”和“遵从个人兴趣及特长发挥”这座心理天平上,更倾向于站在后者一方。当大数据显示有更多人选择这类专业的时候,我们欣喜地发现,在选择专业方面,学子们有了更宽裕的空间。他们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上大学为了学一门手艺去挣钱”,在从求学到就业的这条路上多了一些“诗和远方”的选择余地。
现在我们可以欣赏到令人欣慰的场景:莘莘学子在国内学习基础学科后,在国内的科研领域撑起一片天空。而在20世纪中叶,老一辈科学家们却出国留学,而后漂洋归来热血报国。这二者相比较,让人无限感慨。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对基础科学研究投入的加大,大量天文学和空间科学项目获批,对天文学等学科人才的需求正变得旺盛。同时,国内高校正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一些不可或缺的基础科学也随之得到大力发展。“长线学科”开始走红,预示着我国科技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和以上形成对比的是美国大学生面对专业选择时,出现了长线学科转冷的趋势。在世界的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已经来到了这样一个拐点——过去,只需要向先进国家学习技术,就能够让自己的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而现在,我们自己的工业化水平和先进国家没有代差,甚至已经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开始领先,这时候,基础学科这个“科技金字塔的底座”有多宽有多厚决定了塔尖能有多高。通过加大发展基础学科的力度,激发我们的创造热度,将让我们的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12日 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