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要求中体现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各专业在课程体系中至少设置1门与专业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1个创新创业实践实训环节,每个学生在通识选修课中至少选修1门创新创业类课程。面向全校大三、大四学生开设“创业课程模块”,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完善学籍管理和学分认定政策,学生修读“创业管理模块”课程、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经考核合格,可以替代本专业相关课程学分。
搭建实训平台,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建立专业实践训练、创新创业训练、创业实践相衔接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改善专业实验教学条件,丰富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 ”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支持学生兴趣驱动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加大投入,每年投入大学生自主创新研究基金专项经费300万元、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项经费300万元、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专项经费100万元。建设学科综合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创客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为学生在创新基地上开展创业训练与实践搭建支撑服务平台。
推进教学改革,丰富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办创业管理专业,开设工商管理(创业教育)辅修双学位试点班,构建55个学分的课程体系,试点班面向武汉市7所高校大二年级招生,采取小班化、项目制、导师制、小学期制的教学方式,已培养两届共48名双学位毕业生。探索“专业 创业”培养模式,先后开设“经济学 创业”、“汽车服务 创业”试点班,建立全新课程体系,联合企业专家和创业成功人士共同组织各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创业型专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