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文件要求,积极构建“互联网 教育”支撑服务平台,努力推进法学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创新与示范应用,为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贡献力量。
统筹规划,加强制度设计。成立学校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实施党委网络安全责任制,促进全校网络信息资源有机整合与共享。制定《服务与管理流程信息化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建成涵盖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资产等教育管理功能的系统72个,实现服务与管理的规范化与信息化。加强教育信息化学术共同体和学科建设,设置法治信息管理专业和网络法学硕士点、博士点,成立网络法学研究院、法学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法律研究中心等机构,努力建设服务法学人才培养的智慧型学校。
多元投入,构建良好环境。建设以“实体智慧教室 云端学习平台”为载体的“4 1”智慧学习环境,即爱讲座——法大流媒体资源平台、“虚拟第三学期”课程修读平台、blackboard教学应用管理平台、教学资源云平台和“智慧教室”。“智慧教室”全面支持讨论式、互动式教学,实现课前、课中、课后以及教学、辅学等多环节全覆盖。依托“爱讲座”等网络教学平台,开发课程550余门次,开展讲座2400小时,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数字教学资源服务。
多措并举,服务线上教学。建设智慧校园,开展学生基本信息完善工作,建成全方位的学生成长信息档案。举办“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培训活动,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施的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有效优化教学过程。建设网上学习资源,开设网上学习资源专栏,实现资源共享,助力线上教学。集成“学习通”“优课程”“爱讲座”“网络视频课程”“法大云盘”等校本资源,服务时空分离下的“教”与“学”。
优化服务,提升治理能力。明确学校人本化、国际化、信息化、法治化、现代化五大教育发展方向,上线智慧法大信息平台2.0。加强数据互联互通,以统一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统一信息门户平台为基础,打破各教职工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优化个人信息与事务管理。建设“无纸、透明、高效”的办事大厅系统及行政办公系统,满足师生个性化需求,打造“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的服务模式,实现学校行政审批与服务工作网络化、流程透明化、进度可视化。启用两校区自助办事大厅,推进“一张表”工作模式,依托数据中心实现人事、教务、科研等数据自动获取、实时更新。
发挥优势,助力疫情防控。部署80台人脸识别测温一体终端,识别入校人员身份,进行体温异常筛查。建设学生疫情防控通系统、晨午晚检打卡系统,搜集分析在校师生行为数据,追踪人员定位、出入校园情况及行为活动轨迹,助力校园精细化防控。在办事大厅平台中新建防疫工作相关办事流程12个,开通企业微信视频会议功能,建设应急电话会议系统,提供远程访问校园内网系统服务,为远程办公与在线交流提供技术支撑。加强教学资源配置和条件保障,打造学校“学习通”在线学习平台,完成师生统一身份认证,实现教学数据与“学习通”平台数据共享。统一配备视频答辩教室,通过“远程电子巡查系统”对答辩现场组织情况进行巡查,为学生答辩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