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改革与发展网独家发布:
2017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评析
——“高等教育大事年度盘点”学术沙龙
主持:贺祖斌
研究生: 王金花 周 伟 潘杰宁 陈庆文 段明广 谢明明 刘 敏
张 羽 苏家玉 李欣怡 李 响 游晶晶 徐玲玉
贺祖斌,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为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师范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
【编者按】 由贺祖斌教授主持,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的“年度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的学术沙龙到2017年已经举办了12期,每年的研究成果在“中国高教改革与发展网”上首发,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这种积累多年的讨论形式和成果得到学术界高度认可,该学术团队继续对“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坚持独立评析。我们期待每一年以这种专业性、针对性的探讨,管中窥豹,见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
今年是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二年,也是高等教育年度十大事件盘点第十二年。十二年来,坚持对高等教育重大事件进行年度盘点与分析已成为我们研究团队的一项学术制度。在2011年出版的《中国大学这五年(2006-2010)》基础上,于2016年又出版了《中国大学这五年(2011-2015)》,对近五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事件评析进行了收集整理。思考大学是高等教育学者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总结大学发展,升华大学精神,是我们坚持的共同追求。纵观2017年,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到探索新工科建设模式与行动、建设世界一流工程教育强国,到“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到全面下放高校职称评审权、深化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到追授黄大年教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从2017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出台,到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公布,到高校师范类专业将实行统一认证,从不良校园贷野蛮生长,到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颁布,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学生,这些事件为2017年高等教育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事件回顾: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刻认识高等教育的“新时代”,开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凝神聚力,打好高等教育提升质量、促进公平、深化改革三大“攻坚战”。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年12月4日】
• 讨论
谢明明:“十九大”报告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高等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区别于“内涵发展”,“内涵发展”强调的是一种状态,而“内涵式发展”侧重于一种模式。
潘杰宁:我国是典型的后发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不断的改革还未取得革命性的突破。“十九大”报告描绘的高等教育发展蓝图,将是一场全局性的革命,引领我们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报告中蕴含的卓越发展观、塑造的格局与灵魂,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让理想照进了现实。
李 响: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我国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必由之路。预计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将进入普及化阶段,我们迫切需要把目光放在高等教育的质量上,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我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立足现实问题,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价值标准,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基本步骤。
陈庆文:我认为“双一流”建设是我国当前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一项举措。“双一流”建设与985工程、211工程相比,不同的一点就是要“突出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学校建设”,而985工程、211工程是以资助学校的整体发展为主。学科是开展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活动的基础,也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落脚点。
周 伟: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是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有着密切联系的。当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迎来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机遇期。
• 贺祖斌点评:
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一词被频繁使用,其实质是指“通过挖掘原有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潜力来扩大高等教育的容量”,是基于当时高等教育规模过小的背景所提出,与“外延发展”,即通过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大规模招生的模式基本同义。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数量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涵义转变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抑制数量规模”。此时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对立。随着适年人口总数逐年下降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2010年的26.5%,平稳上升为2015年的40%,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有望达到50%,从此迈进高等教育普及化国家行列,2030年将会全面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至此,该涵义有了更深一步的发展,已从一种发展状态转变为一种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全局性的、整体性的,高屋建瓴地指引着我们。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须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合理控制高等教育规模为前提,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为基础,健全高等教育体制机制为保障,良好的高等教育效益为关键。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质量、结构、规模、制度、效益的和谐统一发展。我们应以“十九大”报告精神为引领,通过建设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师资、营造一流文化、提供一流服务的方式,实现学校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双一流”名单公布 开启高等教育新征程
• 事件回顾: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根据名单,此次入选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42所,分为a类和b类。其中a类共36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等。b类共6所,分别为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95所,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入选。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7年9月22日】
• 讨论
徐玲玉:“双一流”建设有利于形成一批优质高校和优质学科,但是“双一流”建设倾向于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这样也会使部分高校的地位弱化,容易造成中国高校的两极分化,使质量高的学校越来越好,本来就发展不完善的学校关注度更低。
周 伟: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是要集中优势力量发展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我认为每五年一次评选以及把一流高校分为两类表现出“双一流”评选的“灵动性”。“985”、“211”高校之外的其它高校有了希望与可能性,同时也会产生反作用力,促使其壮大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削弱普通本科高校办学的同质化。
段明广:“双一流”建设,是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而实施的一项高校建设工程。我认为在“双一流”评选过程中应该突出类别和区域的不同,“双一流”应该是大众化的一流,而不是精英化的一流。
谢明明:我赞成明广师兄的观点,在我看来,“大众化的一流”可以理解为一种“一流理念”,名单之外的高校也可以“差别化”的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虽然“双一流”建设是动态的、周期性的,但是建设名单之外的高校是占绝大多数的,办学过程中秉承着“一流理念”才能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
潘杰宁:拿到“双一流”建设“录取通知书”的高校,肩负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建设的逻辑要服从高等教育的生成逻辑,破除项目建设偏好,从目标治理转向规则治理,重视自然自发秩序,真正实现内涵、品味及其智力水平的一流。
• 贺祖斌点评:
今年是高等教育领域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年,“双一流”名单的公布意味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将只有进行时。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有利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在建设教育强国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前不久,我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专访时指出:作为地方大学,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双一流”中的“一流”,强调的是“争创一流”的发展理念,既是一种水平,又是一种精神追求。任何高校都可追求自己同类型、同层次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地方高校而言,更强调一流的品质,一流的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
“双一流”建设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追求符合高校办学实际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再片面追求大规模,而是根植于建设一流质量的大学和学科。我们要注意到,“双一流”名单之外的地方高校占绝大多数,这些高校应秉持“一流理念”,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推动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积极探索不同类型高校的一流建设之路,推动“双一流”建设引领下的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提升。另外,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大学”是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没有一流本科的“一流学科”是忘记了根本的一流。
三、探索“新工科”模式 建设工程教育强国
• 事件回顾:
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60余所高校共商新工科建设愿景与行动:到2020年,探索形成新工科建设模式,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到2030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工程教育体系,有力支撑国家创新发展;到2050年,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建成工程教育强国,成为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7年4月12日】
• 讨论
苏家玉: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特点突出在“新”上。“新”首先是学科结构的创新,需要建立更加合理的学科体系,优化学科结构;“新”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立德树人”为根本的人才培养理念下,需要把培养未来全面发展的工程人才放在工科建设的战略性位置,更加注重工程人才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道德素养的养成。
陈庆文: 刚刚苏家玉的观点中提到新工科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认为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打破三个壁垒,一是要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培养多科综合型人才;二是要打破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壁垒,培养应用实践能力强的人才;三是要打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才能培养适合快速发展社会需求的人才。
李 响:国家工科教育的发展影响着我国科学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工科教育的建设与创新可谓至关重要。工科教育要将行业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求放在首位,将工科学校教育与实际相结合,让工科学生用实践检验真理,引领科技创新。
段明广:新工科建设是产业革命进程中引领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我认为高校开展新工科建设,引领科技创新,要制定适应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
李欣怡:新工科教育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开展工科教育是基于今天的中国高等教育已站在由大到强的新的历史起点,强调内涵式发展,不仅工科教育领域产生变革,高等教育其他领域也应有所作为。
刘 敏:面对全世界范围内新兴科技的迅速崛起,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我认为工程教育需要培养有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工程人才,同时又需注重人才的多元化与创新能力。新工科的提出,是我国工程教育与国际并轨的体现,也是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体现。
游晶晶:面向未来30年的技术飞跃,我认为新工科教育更重要的是树立一种不断更新的教育思想观念。新工科随着科技的进步将要面临一轮又一轮的技术革命,只有做到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思维方式的不断创新,才能引领时代,建成工程教育强国。
• 贺祖斌点评:
2016年6月,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成员,中国的工程教育质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今年,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到“北京指南”,国内“新工科”建设三部曲基本建立。“新工科”的概念是前两年提出来的,是我国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产物,较之前的“工科”内涵有所变化,它强调高等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工科的发展。过去工科的发展更多强调一种理论性的知识,应用性的知识相对来讲要少一些,新工科更多强调应用性和服务性。
我想,新工科不是一种概念的翻新,而是一种内涵的改变。一方面,人才培养机制上强调创新多主体。当前的“校企合作”和“协同培养”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单一的模式,缺乏长效机制,没有真正达到“协同”应有的效果。建立一种责任明确的多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打破人才培养由高校“包揽”的格局,强化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社会责任,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是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在课程体系上突出动态性。“新工科”必须打突破才培养的现有模式,改变知识取向课程设置现状,聚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在课程的设计上,构建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的机制,打造突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实施和管理上,利用社会、行业企业等各方面的资源搭建更为广阔的教学实践平台,打破学科专业之间的限制,建立融合性好的课程体系。
我认为,新设工科专业影响着高校向社会输出人才的类型、数量及质量,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市场需求的体现,也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四、改革人才发展机制 规范人才合理流动
• 事件回顾: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其中东北地区首次被纳入不得抢挖人才地区。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7年1月25日】
• 讨论
张 羽:文中指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一方面有利于改善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的问题,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隐患,我认为人都有选择自己未来工作生活环境的权利。这样的政策导向是否会减少部分高层次人才东部就业的机会,是否间接的剥夺人自由选择的权利,值得深思。
王金花:教育公平,其中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支持同一区域高校间合理的人才竞争和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引进教师,不支持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抢夺优秀教师,唯有维持好地区间的教师质量平衡,才能维持好高等教育区域间发展的平衡状态。
周 伟: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西部高校人才就被吸引到东部发达地区,一直延续到“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校抢挖人才。高校抢挖人才事实的存在有一方面在于部分高校人才没能有恰当的薪酬待遇以及良好的科学研究平台,除此之外,“匠人”精神也是高校高层次人才所必需的。高校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科学研究、培养高质量人才,“匠人”精神则要求摒弃浮躁的物质生活,不以薪酬待遇作为就业的衡量标准。
李欣怡:教育部的通知,要求高校间不得片面依靠高薪挖人,这对恶性的人才竞争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但这还是需要高校付出努力,除了认识到问题所在,相互约束、构建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外,还可以通过“以老带新”、交流培训等形式,加大师资队伍或是科研队伍的培养力度,形成特属本校的智力库。
苏家玉:“双一流”建设最重要的是因素是“人”,关键的是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各校为了实现“双一流”目标,都瞄准了提升师资力量的捷径,即大规模引进高层次人才。需求大于供给,自然引发竞价行为。“双一流”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是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挖掘自身学科潜力,寻找自身定位的过程。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也应是“好钢用到刀刃上”,盲目跟风应该禁止。
• 贺祖斌点评: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高水平大学核心竞争力在于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数量与质量,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所在。纵观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无不拥有一批高层次人才。当今社会,知识不断创新,科技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核心在于人才的竞争。高校只有打造出自身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才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拥有话语权。中西部高校人才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并非一朝一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高校人才流动就开始了,我认为高校人才流动是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难以避免的事实。我曾经在《南方周末》上发表文章,认为: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各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十分重视,出台系列政策,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和培养人才,但一些现象的出现不容忽视:一方面,现有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学位以“博士”,人才以“杰青”“千人计划”等各层面遴选的人才为主,对“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人才”的概念混淆,缺乏明确的分类和标准,缺乏个性化遴选条件,造成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一些地方大学过度偏重对学历、职称、学术成果的考察,或重学历轻能力,或迷信名牌大学,对道德、人文素质、心理、发展潜质、学科忠诚度等方面的考核不足,对成果的评价指标化、数量化,sci泛化,用简单、量化的标准作为评价体系,对教师的个性尊重不够,不符合大学多样化的需求。另外,一些大学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整体规划,迫于博士、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学科建设、教学评估等阶段性任务的压力,对学科需求、师资结构等方面缺乏深入分析和论证,导致盲目引进人才,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东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大学之间新的一轮人才无序竞争。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高校在人才竞争不平衡的现状下,不得不出台各种措施保护本土人才,避免本土人才流失严重。
五、职称评审下放 推动高校“放管服”改革
• 事件回顾: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印发《教育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7年工作要点》,将向用人主体放权、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作为今年工作要点之一。另据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高校要将师德表现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提高教学业绩在评聘中的比重,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完善同行专家评价机制,建立以“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式。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7年4月7日】
• 讨论
陈庆文:深化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就是要理顺高校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的关系,下放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实现了“管人”和“用人”的统一,有利于把人才聘用、人才考核和人才培育联系起来,形成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发展机制。
李欣怡:回顾西方大学史,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如何协调是不可回避与难以处理的。控制与反控制、干预与自治,反反复复,没有定论。但是西方成功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给予大学办学自主权,尊重自治的权利是取得成功的前提。因此,该方案的出台符合大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还激发大学的活力,促进大学的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潘杰宁:我认为,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基础上,明确高校主体责任是实现“放管服”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职称评审权利下放,是政策的松绑,高校能否顺利接过权利、用好权利,关键还得看高校履行主体责任的理念与意志。
谢明明:高校自主评审职称,公开透明与公正合理是关键点。职称评审团队要专业,避免行政权力对评审过程和结果的干预。同时,由于各校的具体情况的不同,职称评审的规范需与之契合,其中会出现校际差异,但这种差异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徐玲玉: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至高校,我认为要严格保证评审标准的有效性。评审标准由高校自定,会产生评审标准过低或过高的风险,而且也会成为少数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温床。评审标准应根据广大教师的学术水平而制定,符合大多数教师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到人尽其才。
王金花:教师,教书育人者也。在我国现有体制下,对教师职称的评定有教学和科研两个很重要的因素,师德显得苍白而无力。在我看来,将师德表现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对高校教师“身正为范”的重视,同时我们也期待能有更为具体的师德细则出现。
• 贺祖斌点评:
“放管服”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管服”改革不仅是营造一种宽松的改革环境,而且是一种管理体制改革,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大学的自治权利意识。“放管服”改革不断被提出,但一直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自主权下放不彻底、管理太严和服务意识不够等现象。教师职称评审权作为“放管服”改革中的重要内容,高校彻底获得职称评审权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追根溯源,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公立高校的教师职称评审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与单位制的深刻影响,被视为教育行政审批的事项,致使公立高校人事自主权受到了严重束缚。近年来,伴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逐步推进,部分省份开始取消对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事项的行政审批。今年三月底,由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大学里的自治权利意识,再次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从明年开始,职称改革全部下放到各个高校,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评审。至此,对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行政规制,政府从“审批式管理”的时代进入到“监管式治理”的新阶段。此外,职称改革只是权力下放的一部分,教育行政部门将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机制、编制及岗位管理制度、进人用人环境、薪酬分配制度、经费使用管理等多方面都进行了权力的下放,还给了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同时,这就要求高校的自律行为需要进一步加强,避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现象出现。
六、2017质量报告出台 本科质量逐步提升
• 事件回顾:
10月16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正式发布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这是继2016年首次发布以来,我国第二次发布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系列质量报告包括《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质量报告》和《中国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共4个专题报告。其中,《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和《中国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均为首次发布。报告显示:本科教育,“体量”世界最大,质量稳步提升;工程教育,主动“转型升级”,跻身世界舞台;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向“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行进;民办本科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人民网 ,2017年10月16日】
• 讨论
谢明明:从仅论质量高低的简单评价到注重质量保障机制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重大转变。对教育质量的全方位分析,成为高校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据。高等教育质量始终存在着内在和外在两重标准,高校既要不断推进学科内部建设,实现内在学术标准;同时也要体现服务社会的职能,实现外在服务标准。
王金花:高等教育质量一直是社会密切关注的问题,有人赞成,也有质疑,“报告”以专题形式论述,论点与论据的结合强而有力地指出了高等教育不同类型高校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不足,用事实回答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
潘杰宁:分析《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质量报告》的相关数据,可以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坚守着“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使命,另一方面也在发展中不断地完成“自适应”过程。
周 伟:分析《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我认为生源质量制约了当前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当前民办高校的办学层次以及社会地位无法保证民办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新形势下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高等教育是必然的,民办高校的发展应另辟蹊径,可以尝试走“小而精”的路线。
李 响:分析《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我认为本科教育的质量问题主要在教师教学上,许多老师讲课只是“念”课件,缺少互动与讲解,不把教学当作首要任务,只是一味地研究或者做行政工作,将作为教师的职责置之不理。
张 羽:我认为办好本科教育是衡量我国普通本科高校办学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综合实力靠前的高校本科生都是其办学主体,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要的任务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
• 贺祖斌点评:
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是常论常新的问题。在这次发布的四份质量报告中,《中国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和《中国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均为首次发布。而我有幸参与了《中国新建本科院校质量报告》和《中国民办本科教育质量报告》的撰写工作。撰写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我国在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的道路上作出的不懈努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在应用型转型上的阶段性满足国家经济社会的需要,是承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中坚力量。民办本科教育最初仅是作为公立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到如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内部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但也有力的证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生态系统逐渐趋于合理化。我在《高等教育生态论》一书中曾提出,“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这一生态学原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使高等教育逐渐出现多样性发展态势,同时它也使高等教育系统更加趋于稳定和平衡。
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曾说:“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核心应该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而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这就需要高校树立合理的、先进的大学教育理念。今日之大学已经成为知识生产的重要场域,大学新的理念和新的价值不断涌现,“国家报告”的出台实际上也在探讨新的大学理念上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再好的教育理念也离不开良好的制度保障,因此突破传统体制瓶颈,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同时大学质量的保障与监督不仅依靠外在的评判标准,更要重视高校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在大学内部建设具有特色的、有效运行的内部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大学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这四份国家报告中,一方面可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累累硕果;另一方面也突显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我认为,在理论上探索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固然重要,但更应做到的是在实践中形成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
七、师范专业实行认证 教学质量有国家标准
• 事件回顾:
10月26日,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工作要求,推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开始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12月6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表示,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分成92个,即将正式公布。
【摘自:中国新闻网,2017年12月6日】
• 讨论
张 羽:就当前而言,即使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只要取得教师资格证也可以到中小学任教,这在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短缺的情况下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这种机制下,师范生的优势难以突显。实行师范类专业统一认证就是要把“认证”和“培养”相结合,突出教师培养的标准性和过程性。
周 伟:通过相应等级认证的高校师范类专业,其师范类毕业生在教师资格证的认定上会有相应的自主权,自主权反映在高校评定教师资格证是根据师范生在接受师范学习期间的表现而做出决定,我认为相比之前的教师资格认定形式,这无疑会提高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在形式上是进步的,但是要确保在内容上即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生学习阶段所接受的学习任务是完全适应师范生今后的教师专业发展的。
李欣怡:标准的制定不仅仅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史的首次,而且还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标准、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提出了底线要求,这就有利于促使高校纷纷重视并在该标准的指引下改进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最终带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刘 敏:师范院校应该立足实际,深度挖掘优势学科潜力,着眼“精而专”的发展模式。盲目跟风只会造成发展资源的分散最终导致学科优势的流失。《标准》的研制同时为师范类专业建设过程中提供了把握发展方向的尺度。现实中,优秀基层小学教师的严重缺失和本科师范生质量下降的矛盾,就深刻体现出当下师范教育不合理的体系结构。
陈庆文:《标准》的研制主要便于教育行政部门规范、监管高校的办学,规范专业的准入、建设和评价,引导高校推进改革、提高质量。这样有利于提高专业的整体办学水平。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即使同一专业,也有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价值。如果用同一《标准》来评价不同学校的专业,容易使专业走向同质化。
• 贺祖斌点评:
其实,我国高校专业认证最早在2006年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2016年正式加入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无论是师范类专业实行统一认证,还是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其宗旨都是为规范办学行为,提高专业办学质量。长期以来,师范院校一直有希望建成综合性大学的冲动,而地方师范院校在办学资源以及发展空间的双重挤压下,师范性不断弱化,师范类专业的办学水平提升有限,服务基层教育的能力不足。我并不赞成师范院校更名,师范院校更应强调“教师教育”特色。综合性大学所办的师范类专业也存在着弱化师范性的问题。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实行统一认证,突出了师范类专业的“教师教育”特色,将教师教育贯穿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提高师范类专业的办学质量。
《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将有利于建立一个评价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的基本标准。它制定的意义在于,一是明确了各个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底线要求;二是对其中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标准、课程设置等等,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都有明确的规定,为学校开展专业建设、组织专业评估,提高教学水平、推进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三是规定只是一个底线的要求,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有很大的差异性,各地高校也可以自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八、适应新形势变化 新版学生管理规定颁布
• 事件回顾:
9月1日,各大高校正式实施教育部颁布的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该《规定》是指导和规范高校实施学生管理的重要规章,涉及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学籍管理、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奖励与处分、学生申诉等诸多方面,此次修订将对3000多万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摘自:教育部网站,2017年2月16日】
• 讨论
游晶晶:我关注的是新版的《规定》中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部分,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制度支持,弹性的学制、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简化的休学程序、创新的学分算法等都体现出高校管理中的人性化特征,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加贴近时代,符合学生的切身需要。
张 羽:对学生创新创业管理的规定,明确了学生可以休学进行创新创业。虽然这是以学生为本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体现,但具体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还要看具体办法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如何利用审核审批的制度和要求,积极合理的引导学生创新创业,对学生的决定负责,是每个学校应该思考的问题。
刘 敏:我关注的是《新规》中对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处置。近来频频出现高校学生考试作弊、替考、抄袭、代写、买卖论文、伪造学生研究成果等现象,《新规》明确提出可给予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可以严厉打击学术不端行为,净化高校学术环境,引导学生做一个学术诚实,有道德的人。
苏家玉:我认为目前高校有关学生的申诉机制比较滞后,甚至缺失。学生权利的主要实施机构——学生会,逐渐变为学校管理的附属机构,不能起到为学生群体争取相关权力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环境下学生管理应该弱化“管”,多些对话与协商。
段明广:在我看来,《规定》的颁布加深了大学生对自身角色的认同感,也规范了高校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大学生的角色认同感从大学生与高校管理者之间的“博弈”找到了“平衡点”。办好中国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当代大学生明确自身所处位置,加深对角色的认同,高校的管理也会更加和谐、开放。
• 贺祖斌点评:
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关乎每位在读学生,修订内容主要涉及5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落实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新要求。三是贯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四是着重规范了高校学籍管理行为,为高校依法治校提供更为具体的依据。五是推动高校转变管理理念,树立服务学生意识,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学生自觉履行义务、实现自我管理,促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新版《规定》首先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理念,彰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其次更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不仅是高校管理的对象,也应当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要激发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如创业、论文、专利、网络学习都算学分,学术失信可开除,跨校选课成为可能,中断学业不必“从头再来”,入学复查更规范,转学转专业规定更灵活等,都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总之,新版《规定》在鼓励创新创业、学习制度、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更有利于高校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我比较关心的是,这些新措施落实到高校是否可以落地?特别是专业选择,目前仍然是以分数论英雄,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给学生选择的空间,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和更好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现实中、制度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九、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揭晓 学习黄大年精神
• 事件回顾:
教育部9月1日公布了2017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其中,著名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黄大年教授追授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黄大年同志对党、对祖国无限热爱,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理想,把毕生精力奉献给祖国的教育科研事业,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心系祖国、报效人民的杰出楷模,是广大知识分子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的优秀代表。
【摘自:人民网,2017年9月1日】
• 讨论
李 响:近来,高校教师道德失范问题屡见不鲜,高等教育和谐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追授黄大年教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为全国教师树立了先进典型,激励教师们不忘初心,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牢记教师的职责,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苏家玉:师德是教师职业立足于社会的根本考量,我认为从制度层面上,我国现已将师德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的首要标准,并且实施教师师德考核档案制度;而实践上,教师应该把师德作为自己的人生标准。
游晶晶:黄大年教授的赤子之心,大鹏之志,践行之力深深感动了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对科研的那份纯粹与热忱正是当前高校教师队伍中迫切需要的。斯人已逝,可是“黄大年精神”这个名词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师心目中的一座标杆,学习“黄大年精神”,创建更多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各大高校共同的追求。
陈庆文:“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不管是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或者高职高专院校,都需要有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作为“源动力”。
王金花:“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黄大年精神”是全国教师学习的榜样。同时,我觉得同样重要的是黄大年教授给当下大学生“春风化雨”般的影响力,他于无声中向学生传达了爱岗敬业和严谨治学的精神。
• 贺祖斌点评:
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教授首次推动我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技术瓶颈,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是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2017年1月,黄大年教授因病逝世,9月,追授黄大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做出了重要指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国各地掀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知识分子”黄大年的先进事迹热潮。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立足本职工作,从我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新时期我们应该学习黄大年什么样的精神?学习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优秀事迹,学习其忘我拼搏、鞠躬尽瘁的精神,学习他将个人价值与建设“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格魅力。他是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是一位干实事的高级人才,不求名利,为了祖国和事业默默付出。
黄大年先进事迹所传递出的“黄大年精神”是新时期每一个教育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组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是深入学习贯彻“黄大年精神”的重要举措。12月20日,教育部公布了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共有来自全国200所高校的的201个教师团队入选,团队负责人基本都是各自领域领军科学家和知名学者,凝心聚力,为国家的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十、不良校园贷出现 推动金融机构服务高校
• 事件回顾:
两会期间,不规范的“校园贷”问题再次成为热点,由“校园贷”引起的出走、自杀等不良事件频发。有统计显示,面向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信贷,截至去年规模已突破800亿元。有代表委员建议,一方面要对部分野蛮生长、无序扩张的校园贷平台予以规范清理,另一方面也要推动正规金融机构尽快补上高校金融服务短板。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7年3月13日】
• 讨论
王金花:我所接触到的大学生用校园贷的比较少,但是用“蚂蚁借(花)呗”、“唯品花”、“京东白条”等平台的还是不少,这一类借贷平台的额度不大,且借贷额度是根据个人消费信用来确定的。虽然我不赞成大学生提前消费,但是当资金周转不过来时,在偿还范围之内,可以利用正规网贷平台缓解一时的紧张。
陈庆文:“校园贷”是互联网社会背景下的一种新生事物。由“校园贷”引起的自杀等不良事件频发,一方面说明了行业的不规范,导致不法行为侵害了学生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校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新生事物的应对能力不足。
刘 敏:我认为校园网贷的肆意泛滥与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出现偏差有关。大学生的消费意识的养成与家庭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代大学生作为家庭独生子女长大,从小生活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环境中,不能正确理解金钱的含义,家长以及社会又没能及时引导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作为成年人群体,不可避免会产生更大的对金钱的消费欲望,而自身又没有消费能力,于是在错误的消费观念下如此滋生了不良的校园网贷,危及自身。
徐玲玉:可以很确定的是,有风险的超前消费会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从不规范的平台贷款也会造成个人信息的泄漏,我认为高校应加强大学生金融理财知识的学习。
段明广:“不负新时代,敢于新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是有理想,有担当。大学生思维超前,但是,行动往往滞后于思维,在不确定的事物面前应该保持一份警醒。自我管理与自我控制能力也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才能对自己的消费能力有正确的判断。
苏家玉:“校园贷”流毒在高校甚深,当下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偏离被认为是校园贷产生于高校的根本表现。当下大学生艰苦奋斗、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观念缺失,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的滋长为“校园贷”的盛行提供了机会。遏制这种现象,关键在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设与回归。
• 贺祖斌点评:
校园贷近年来在高校迅猛增长,这是“互联网金融”的新模式,也是互联网应用深入校园生活的体现。据调查,校园借贷主要用于消费购物、应急周转、培训助学、旅行、就业创业准备等。校园贷借助网络平台,申贷门槛低,手续非常简单。如此一来,很难做到近距离的信用调查和借款用途调查,存在较大的资金管控风险。而且,部分不良校园贷平台在高校野蛮生长,这些校园贷平台无任何资质,学生持简单的个人信息就可以贷款。不良校园贷的最大特点之一在于获取学生的私密信息,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利息奇高。如果无法按期还款,放贷人将采取“威逼利诱”的形式对放贷人进行各种“心理建设”,如各种催债电话、甚至是收到真假未知的法律文书,最终导致放贷人持续精神紧张,直至崩溃,付出声誉甚至生命的代价。我所经历的高校,曾有学生接触过校园贷平台,最坏的结果是学生不得不结束学业,给学校、家庭、社会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大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对自己的知、情、意、行负责,但是经济上的不独立,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将难以预判。
作为高校,面对这种新情况,一方面,规范金融机构服务高校的短板是净化高校校园贷环境的最有效的途径。这类贷款平台会记录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评估偿还能力,进行合理放贷,且利息不算高,给大学生偿还贷款有了缓冲期。另一方面,高校应开设一些金融理财知识课程,加强对大学生金融基础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风险意识。再一方面,引导学生的合理消费观念,特别是经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理性地进行物质消费。
● 盘点总结
2017年是我国“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二年,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继续深入推进的一年。今年入选的十件大事有几个特点:一是前瞻性,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方面,如“双一流”建设名单发布、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报告”发布、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高等教育“放管服”改革、本科高等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将公布等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二是发展性,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如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建设世界一流工程教育强国等;三是现实性,反映高等学校的一些现实问题,如追授黄大年教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不良校园贷的影响等。当然,今年还有很多事件值得关注,比如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教国际论坛聚焦高等教育现代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等,我们希望每年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掌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脉络、揭示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对于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事的整理与盘点,仅代表本次沙龙讨论的观点。另外,值得说明的是这些事件都是在收集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相关资料并经过多次讨论基础上形成的,部分评述采用了已经发表过的观点(篇幅所限,未能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致谢!),由于收集的信息和参与讨论者的水平所限,其中的观点肯定存在些许漏洞和偏差,希望诸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