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22期 【作者简介】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管理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或知名高水平大学基本的制度保障。进人21世纪,随粉知识经济的到来,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 进人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高等学校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大学的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如何提高大学治理能力的问题。大学治理的核心是大学管理,大学的管理体系在日积月泉中潜移狱化地影响着师生的基本价值观和大学的办学理念,同时也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运行效率,进而对社会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西方发达日家现代大学,理制度的特点及比较 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大学制度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和高校自身特点,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西方大学的历史发展可溯源于欧洲中世纪,大学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也源于此时,西欧中古大学所提出的办学理念、治理原则和教学体系等是近代世界高等教育制度的先驱。20世纪前大学或者沿袭行业协会的同仁式管理,或者沿袭教会的科层式管理,管理模式都比较简明。今天,大学不仅成为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和源泉,肩负粉为社会培养、造就合格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的历史使命;而且也成为英才汇聚的场所,承担粉探索世界、传播知识和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贵。由于大学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政府的参与,大学功能的多样化,大学管理问题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在发展中逐步形成并具有如下特征:历史久远,管理体系稳定;管理体系具有自我调适、自我完善、自我优化的品质;具有开放性、民主性的特征;管理过程科学化、程序化程度高;学术权力、行政权力的划分比较合理;社会各界参与学校学科建设与事务管理的程度较高;管理人员职业化、专业化程度高。 我国公办大学和西方大学管理特征相比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从权力赋予的流向来看,我国公办大学是“自上而下”的,西方大学一般是“自下而上”的;从决策与执行(即行政)的关系来看,我国公办大学的决策和执行往往合二为一,功能重盛,而西方大学的决策和执行一般“分离”,往往是不同的主体或机构;从权力分配的模式来看,我国公办大学一般属于“集权式”的,权力比较“集中”,西方大学一般属于“联邦式”,权力相对比较“分散”;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方面,我国公办大学一般都混合在一起,西方大学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对分离,教授对学术问题具有决定权;从工作的计划性上看,我国公办大学计划执行变化多、不彻底,西方大学的计划执行非常稳定,英国大学校内每年三次(每学期一次)的教学工作会议日期几年前就定好,雷打不动;人事管理方面,我国公办大学实行的是事实上的职工终身制,西方大学除重要教职工实行终身制以外,一般实行“聘任制”;行政管理上,我国公办大学的管理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相对较低,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执行得比较“松散”,西方大学的管理队伍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执行也比较“严格”。 我国大学尤其是以世界一流或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重点高校,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科技精英和大批创新性高素质劳动者;汇聚杰出人才,形成高层次人才聚集区;提供各种科技成果,实现技术转移;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等。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要完成上述使命,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大学管理上,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或知名高水平大学基本的制度保障。同时,我们要清楚地看到,这些差距或差异的形成,与中西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文化传承、社会观念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是紧密相关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我们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大学制度一定不能照抄照搬,而要根据自己的国情、自身的特色,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进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二、构趁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的签本思路 大学精神和大学制度是大学的灵魂及其载体。构筑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或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需要,也是激发教职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的需要,更是实现学校石又待续发展的基本制度保障。构建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应从管理体制人手,其基本的原理是合理地配置学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均衡分离,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相互支持,上下顺畅,协调运作,保证我们办学目标的实现。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的主要目标是:持续激发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配置整合各种有效资源,以利于汇聚和造就一流人才、产生一流科技成果、为社会提供更好服务。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首先要面对的是党委和行政的关系,这也是中国特色的最本质问题。因此,构建现代大学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基本体制就是《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的运行机制是:要充分吸收先进国际大学的管理经验,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满足国家使命,体现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保证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上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就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原则基础上,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基本体制,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规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满足国家使命,体现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促进学术自由,保证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上的民主和科学,人人责权利分明,能够持续激发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造就一流人才、产生一流科技成果、为社会提供更好服务的高校管理制度和行为规则的总称。基本思路包括: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并实现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行政过程的高效化、专业化,监督过程的广泛化、透明化;合理设置学校管理层级,科学配置权力结构;合理界定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推行全员聘任制度;建立职业化、专业化行政管理队伍;严格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 三、构趁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工理体系的主要内容本文结合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和特点,以西安交通大学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体系的实践和探索为基础,提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完善决策、行政、监督体系;管理重心下移;预算计划制度;全员聘任制度;职业化管理队伍建设等。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内容如下: 1.决策权、执行权、监赞权相对分离,构建完善、均衡、协调的决策、执行、监赞体系。 完善决策、执行、监督体系,其中包含的原则是合理地配置学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均衡分离,决策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相互支持,上下顺畅,协调运作,保证我们办学目标,即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体制,行政执行的高效与专业化,建立广泛有效的监督体制的实现。 (l)建立民主、科学、高效的决策体制。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规定,高校的基本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最高决策机构是党的代表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党委会和常委会,日常行政工作的最高决策机构是校长行政会议。为了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在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基础_l,贯彻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体制的落实,保证决策程序的科学性、公正性,结合学校实际正确理解和贯彻民主集中制。在保证决策科学化方面,首先是程序保证,即在决策前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其次是组织保证,成立相应的专家小组和辅助决策委员会。学校从2004年就开始推行委员会辅助决策制度,目前建立的辅助决策委员会主要有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校园建设与发展规划委员会、学生教育与管理委员会、人事与机构委员会、财经委员会、资源委员会。按照学校工作的重大方面设立这些辅助决策委员会,各委员会在职责范围内,根据规定程序审议有关事项,提出决策方案,报党委常委会或校长行政会议批准执行,帮助学校对重大问题进行辅助决策。辅助决策委员会已经成为西安交通大学决策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推行委员会辅助决策制度,第一,增强了决策科学性。过去,学校的职能部门具有决策和执行双重权力,权力制约不够,决策的科学性、权威性不够。实行委员会辅助决策制度后,各专门委员会建有严密的章程和严格、规范的工作程序与议事规则,按照分工对重大问题进行调研、论证,便于提出更为科学可行的意见或方案提交学校决策。第二,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各个专门委员会有多名成员,主要来自于学校主管领导、各方面专家、教授和民主推荐的教职工、学生代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委员会还聘请校外专家参与;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和投票表决制。第三,提高了学校决策的质量。学校组织庞大,工作繁多,专业性强。实行委员会辅助决策制度,发挥各委员会审议、咨询功能和授权后的部分决策功能,相当于增加了学校最高决策层的外脑,能有效提高学校工作决策的水平和效率。 (2)推进行政执行的高效化与专业化。在制定战略和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要不断提高学校各部门和单位的执行力。首先,对决策的执行要依靠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避免制度不严谨、不合理、执行过于繁琐,明确制度,责、权关系明晰,依法行政;其次,要求行政工作班子和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准高,提高执行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再次,科学设计执行机制和流程,实现组织机构的扁平化设里,实现垂直管控,优化流程,细化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尽可能地突出最大化效用,减少无效和低价值的活动,使执行流程科学、合理、高效。 (3)建立广泛有效的监督体制。监督制度是现代管理体制的重要环节之一,与决策、行政同等重要。监督制度主要在于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弹劫制度;校务公开、民主评议;财务监管、物资采购等。同时,监督形式广泛多样,保障群众知情权,群众意见反映渠道要畅通,建立健全信访制度,书记、校长信箱,校务信箱,校(院)务公开,教代会制度等。在监督体制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纪委、监察等,并与考核统一结合。 2.以推进管理t心下移为t点,建立结构合理、责权分明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系。 实行管理重心下移,首先是要建立学校宏观调控、学院行政管理、系(所)学术管理的校、院、系三级管理层次模式。其次,要以学科为纽带,按照学科群调整重组学院,适当扩大学院规模,从而下放行政管理权于学院,让学院成为行政管理的中心,而系则是学科建设和学术管理的实体,具体协调、处理学科建设和发展中的问题。通过管理重心下移,将给各级以一定的资源调控权和决策权,也给以各级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空间。第三,在管理重心下移的学院建立院级决策、行政、监督体系,决策、执行、监督权力相对分离,实现科学、民主、高效管理的重要体制保障,从而建立基层的科学管理体制,有效地行使所享有的机构设置权、人事管理权、财务管理权、教育教学管理权、科技管理权、岗位津贴分配权等各种权力。第四,合理界定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明确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各自发挥作用的领域、范围,建立依法治校、依法行政的机制。建立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的协调机制,充分尊重学者与学术纽织在学术事务决策中的作用,确立学术权力在学术管理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第五,建立相对独立的学术权力行使体系,探索新的学术组织形式,建立和健全既有普遍性、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和特殊性,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师聘任等具有学科及专业特点的专业委员会及学科委员会制度。 管理重心下移不是简单的“放权”,而是学校管理体制的深层次改革,旨在建立责任清晰、责权分明、目标责任与权利义务相统一,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充满创新活力的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通过管理重心下移,使广大师生员工能参与到学校和学院各项重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把民主办学、教授治学落到实处,建立起学校目标引导和宏观调控下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机制。 3.以预算计划制度为基础,推行科学严谨的工作计划制度。 从2004年开始,学校在校、院(部、处)全面推进预算计划制度,全部院、处、部单位均根据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书制定与财务预算相结合的工作计划书。每年年底,学校下达下一年度工作计划指导书,各单位根据学校总体工作和万扁承担的每项具体任务,制定本单位总体年度预算和每项具体工作预算计划。制定年度计划,是国际通用的制度。推行年度预算计划制度的目标,是建立与财务预算相结合的科学严谨的工作计划管理制度。 推行年度预算计划制度,第一可增强工作的计划性、指导性和可行性,强化目标责任意识和成本意识。采取预算计划制度,让经费预算与工作目标相统一,促使学校和各单位在制定每项工作计划时,必须考虑是否有经费和资源来保证工作的完成,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资源配置和管理办法,在执行中t力而行,勤俭办事,并保证工作严格按照计划积极推进。第二是便于检查、评估和考核。每年元月,学校组织力量对上一年度各单位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进行财务决算。由于各项工作与经费紧密联系,每笔钱是否花出去,是否完成任务,使人一目了然,计划执行情况要求作为对单位和个人的年度工作考核主要依据。 4.以教师跨任制为核心,推行全员聘任制度。 我国高校现行的职称和身份管理的用人制度,已难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要求。为加强高校教师、专业技术(包括医疗、实验队伍)和管理三支队伍建设,进一步改革用人制度,破除职务终身制,强化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学校积极推进以教师聘任制为核心的全员聘任制度。在全体教职工中推行全员聘任制的原则,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同管理。通过全面推行聘任制,使人员管理真正从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改善人员结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建立符合办学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制度。 教师聘任制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建立现代一流大学的基本步骤,因此在推进全员聘任制中,要坚持以教师职务聘任制为核心。实施教师聘任制的目的,不是出于减员或增减教师薪酬等短效的功利性,而是通过以岗设职,因职选人,并实行教师队伍终身聘任和定期聘任相结合,固定与流动人员相结合,注重骨干队伍建设,造就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奋发有为的环境.更好地、不拘一格地选用或引进人才,形成开放、竞争、流动的机制,增强工作动力和危机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进教师聘任制,要着重抓好五个环节:一要科学设岗。即按照学校工作和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设立教师岗位。做到教师的岗位设里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育人等工作的完成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贵任、权力、义务相统一。二要合理聘任。改变过去教师聘任只在内部评聘的办法,转为向校内外、国内外公开招聘,通过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以吸引和遴选更多的国内外优秀教师到学校任教、工作。同时,教师采取合同管理,把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由终身制转为合约制。三要严格考核。根据教师岗位任务和完成情况,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条例,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晋升、奖励和下一轮聘任的依据。四要有效激励。实行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五要妥善安里未聘人员,形成人才合理流动的机制。 5.推行教育职员制,建立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的甘理队伍。 根据《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职员制度暂行规定》,学校从2005年开始,在全体管理人员中实行职员聘任制度。聘任范围主要是从事行政、党务、财会和工会、共青团、学生工作的管理人员,职员职级分为高、中、初、见习四个职等12个职级。经过精心组织实施,已取得初步成效。第一是通过实行职员制度,逐步建立一套适应学校管理队伍特点的科学、规范、合理的管理制度,使管理人员的岗位设置、聘任、考核、晋升、工资待遇等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有了自己的“技术职称”。第二是使真正有能力和才干的广大管理人员安心从事本职工作,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过去,由于管理实职领导岗位有限,管理干部与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在发展前景、收人、待遇上存在差距,使管理人员不得不花很大精力去评定五花八门的专业技术职务。实行职员制后,学校除了一些教学、科研管理的职能处室负责人聘任具有学术地位的教授担任外,其它部门主要聘任专业管理人员来担任负责人。第三是增强管理人员的岗位意识和敬业精神。由于职员职级和领导岗位的相对分离,岗位设里的有限性,聘任的竟争性,使专业化水平高、工作有成绩的职员工资和津贴等待遇会不断提高,促使管理人员加倍努力,珍惜岗位,踏实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第四,结合职员制改革,学校对整个管理体系和每个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认真梳理,调整了部分职能部门的设置,实现了管理的扁平化,使体制设计更加合理,流程更加科学,服务更加到位。 四、加强顿导,精心组织.稼步推进现代大学,理体系的趁立 现代大学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也是一场深刻的改革。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稳步推进: 既坚定建立现代大学管理体系的理念和信心,又要对其长期性、持久性、复杂性有充分认识。构筑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是我们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需要,更是实现学校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制度保障。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建立现代大学管理体系是一项具体、繁杂的工作。因此,学校内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党委统一安排并作具体要求,健全领导体制,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各方贵任,做到吃透精神,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大胆创新,稳妥推进各项制度和举措的实施。 开展调研和政策研究,不断充实、完善建设方案和其体实施办法。我们推行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国内外没有完全一样的经验和模式可以照搬,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学校党委只有结合自己学校的情况和特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针对每一项制度和举措,组织专门的力量,深人开展调查研究和政策研究,幸出科学规范、可行性强的实施办法,并在实施中不断创新,不断修正、完善,不断总结和推广,才能在探索中逐步建立起有本校特点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管理体系。 加强宜传和教育,使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顾全大局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建立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实际上是对过去管理制度的变革,是组织管理结构和运行模式的创新,必然会触及校内各个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使过去大家习惯的管理方式、工作习惯、利益格局发生变化。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利用各种宜传媒体,广泛开展宜传教育活动,向广大教职工说明,这是大学发展的需要,是广大师生员工长远利益所在,用大道理说服小道理,使大家理解改革、支持改革。 积极发挥各级党政工团组织及党代表、教代会代表等在建设现代大学管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做好源头参与工作,积极参与到学校和本单位各项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和实施中。深人群众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反映教职工对实施现代大学管理体系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承担起校务公开的重要角色,推动学校和本单位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结果“三公开”,加强民主监督,促进廉政建设,完善管理工作。第三,积极发挥教育功能,将现代大学管理体系的主要思想和重大意义向广大教职工宜传解释及动员,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为现代大学管理体系的构建和教学、科研、后勤等各项工作的完成创造良好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