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改革与发展网-凯发官网入口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凯发官网入口

凯发官网入口-凯发k8国际唯一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凯发官网入口-凯发k8国际唯一 凯发官网入口-凯发k8国际唯一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基层学术组织功能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学术前沿  > 正文
★2018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评析 ——“高等教育大事年度盘点”学术沙龙
来源: 作者:贺祖斌 时间:2019-1-1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独家发布:

2018年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评析

——“2018年高等教育大事”学术沙龙


主持:贺祖斌


研究生:李欣怡 苏家玉 陈庆文 潘杰宁 蒲智勇 谢明明 张  

                            王金花  徐玲玉 李  响  游晶晶  陈  洋 罗惠君

 

 

  

贺祖斌,广西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成员为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

 

【编者按】 由贺祖斌教授主持,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参加的“年度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盘点”学术沙龙到2018年已经举办了13期,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这种积累多年的讨论形式和成果得到学术界高度认可,该学术团队继续对“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坚持独立评析。我们期待每年以这种专业性、针对性的探讨,管中窥豹,见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

 

一、习近平“5.2”讲话,明确新时代高校新任务

●事件回顾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强调了四个“重大论断”,提出了“一二三四”完整逻辑体系的主要内容。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教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为我们在新时代牢牢抓住理想信念铸魂这个关键环节中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前进方向。

【摘自:人民日报  2018年5月3日】

●讨论

1、李响: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们要建设既有中国特色、又有世界水平的“双一流”,既要形成服务国家发展的卓越成就,也要培养具有现代观念、国际思维的人才。

2、陈洋:一流大学不只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人才的汇聚,是潜心于学术的研究。高校的发展不是模仿和复制,而是办出自己的特色,避免同质化倾向,努力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

3、张羽:习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选择了北京大学作为交流之所,既是对北京大学的历史性贡献的肯定,也是对以北京大学为首的高等学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期许。

4、李欣怡: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及的“两个重要标准”更加突出了“德”重要性,这为高校工作划下了重点。立德树人和师德师风建设是培养学生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5、罗惠君:正如习总书记强调的,作为一名青年,作为一名未来的人民教师,要求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老师的品德,树立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崇尚科学的精神,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生逢其时,应该做好当下每一件有意义的事,努力奋斗,砥砺前行。

6、游晶晶:习总书记的讲话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他对广大青年学子寄予的厚望,并对青年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理想信念的教育将成为高校德育的一大重点。

 

●贺祖斌点评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理解。

第一,培养什么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学首先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办社会主义大学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服务自己国家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系列根本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次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1],这“两个标准”为高校办学进一步明确了政治站位、标出了政治高线。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

第二,教师队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的重点任务,即“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这里的“高”体现在教师队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也就是要造就出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二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这里的“高”体现在人才培养的站位要高、规格要高、资源条件要高、社会评价要高。

第三,青年成才问题。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对于广大青年来说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鼓励广大青年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乘新时代春风,放飞青春梦想”。就是要专注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把工作精力聚焦于青年学生,就是要用教师自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引领青年学生成长、呵护青年学生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把握时代大势,着眼未来发展,回应实践要求,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的亲切关怀。


二、全国教育大会召开,抒写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

l 事件回顾:

9月10日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总结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新形势对教育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了全面部署。

【摘自:新华社  2018年9月10日】

 

●讨论

1、李响:本次大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并与教师节同一天,我认为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和教师的重视,弘扬了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作为师范大学的学生和高等教育学专业的研究生,深受鼓舞,同时也为今后从事教育工作感到责任重大。

2、陈庆文:会议名称是“全国教育大会”,而不是“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在思想层面的引领,但是习总书记的讲话中除了宏观层面的论述之外,还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以及构建现代人才培养体系等问题进行论述,体现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关注重心转移到微观层面。

3、苏家玉:“培养人”的关键在于“靠谁培养人”。总书记重点强调的五个问题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之一,指出师资建设是本科教育的基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成熟,需要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教师的知识输出固然重要,师德的潜移默化则更需重视。引导教师潜心育人一方面在于教师培养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在于社会尊师重道氛围的形成。

4、游晶晶:“立德树人”是本次大会的一个核心词,“立德树人”也应该是高校的核心使命,我认为大学要实现立德树人,首要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创新,一方面要提升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打造能够真正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思政课堂。另一方面,也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之中,充分发挥德育的隐性功能。

5、谢明明: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2],这一点我感触最深。我们这一代人的中小学阶段还有着劳动的记忆,但是到了大学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目标成为了“高级专门人才”,学生的学习了大量的学科知识,但是劳动的意识和技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劳动精神的缺失导致大学生轻视劳动。

 

●贺祖斌点评

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决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会议召开时机好、规格高、影响大,具有重大意义。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同志在解读“全国教育大会”时,他认为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体现在几方面“新”:“新判断、新表述、新要求、新措施”[3]我觉得比较全面和准确。

“新判断”可以总结为“两个事关”——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三个决定”——教育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接班人、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与国家崛起。“两个大计”——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九个坚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把教育队伍作为基础工作。“新表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劳”纳入全面发展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丰富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内涵;二是把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作为教育的总体要求;三是明确了新时代学生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提出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六个下功夫”。“新要求”是对教育提出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新要求,对教师提出了“大胸怀、大境界、大格局”的新要求;对大学书记校长提出了“视办好学校为天大事业的使命感”的新要求。“新措施”着眼于我国教育改革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提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激发学校教育事业的生机活力、提升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提高我国教育的世界影响力等。

 

三、全国本科教育大会,“新时代高教40条”出台

事件回顾

6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4]10月17日,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又称“新时代高教40条”,并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

【摘自:人民网  2018年10月19日】

讨论

1、谢明明:近年来,通过政府的不断投入,高校的实践条件逐渐改善,也引进了大量高层次人才,但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值得关注。一方面是高校的内部治理水平不高,现有的办学条件并没有较好地支撑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另一方面,重科研轻教学是高校的普遍现象,大量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科研上去了,造成对本科人才培养的忽视。这时候强调“以本为本”的理念尤为重要。

2、张羽:据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可知,本科毕业生与研究生毕业生的比例大概是1:7。可见,本科生不仅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重视本科教育既是尊重教育之本,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之道。

3、苏家玉:当下大学生不断被贴上流行文化里的“佛系”、“空巢”、“丧”等各式标签,不思进取,醉生梦死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留下的新印象,“快乐大学”的现状与朝气蓬勃、奋发图强的学子风貌背道而驰。“新时代高教40条”通过严把毕业出口关,加强过程考核,取消“清考”等制度措施构建严格的本科教育,推动本科教育的回归。

4、蒲智勇:“新时代高教40条”对文、理、工、农、医、教等领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具体安排,推出一系列举措,更加突出教育质量问题,办好本科生教育,各高校还应定期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对本科生所学专业和学科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评估,从细节上提高高校本科教育的质量。

5、李响:我认为“新时代高教40条”是对我国本科教育制定的一套全面、完整的规划,为大学生“增负”,提升大学文凭的价值,培养真才实学的大学生。

6、潘杰宁:“新时代高教40条”提出要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是落实“四个回归”的有力举措,学科和专业都是人才培养的依托,学科是通过知识体系来呈现,专业是通过课程体系来呈现。两者相比,专业更能反映人才培养的动态过程。“双万计划”的实施将有力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同时,又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要结合办学特色努力建设一流专业”,体现了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多元化发展理念。

 

●贺祖斌点评

我特别关注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会上说的“三不三要”: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是不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学的教授是不合格的教授。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地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一定要把本科教育放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5]。这也反映目前中国高校本科教育的现状和要求。

大会还推出“新时代高教40条”,这是教育部“以本为本”和“四个回归”的具体方案,对新时代高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科不牢,地动山摇”就是形容目前我国大学生,特别是本科生自扩招以来生源质量下降,再加上现行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不合理导致的“学生不好好学,教师不好好教”的现象。教育部这次出台的“四十条”不仅及时,而且抓住了重点,集中体现了国家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关心和支持,为此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深感庆幸。

“四十条”围绕几方面作为高校改革的抓手。一是强调思政教育的改革。改革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内容过时,评价手段落后的现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本科教育的方方面面。二是对本科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方案。完善多元评价体系,还包括了毕业论文评价的改革,用考试鼓励和督促学生努力完成学业。三是对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提倡跨学科学习、跨专业学习,多元化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四是对教师队伍的改革。把师德的建设摆在首位,完善教师个人信用体系,师德建设常态化,鼓励优秀学者走进课堂,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教师评价体系,形成老师愿意教、学生乐于学的新学风。

我校在11月就贯彻落实本科教育会议精神专门召开第八次本科教育大会,我还在会上做了《坚持以本为本 推进四个回归 加快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的报告。学校将实施《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2》,其目标是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理念;持续完善“立德树人、协同培养、质量导向”的目标、过程、评价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高质量完成涵盖本科教育教学各环节的“10大工程”及其40项建设任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四、“双一流”建设持续推进,提升高等教育整体水平

●事件回顾

今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是对当前高校落实“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的具体指导,进一步明确建设高校的责任主体、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地位,引导高校深化认识,转变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确保实现建设方案的目标任务。

【摘自:新华网  2018年8月27日】

 

●讨论

1、谢明明:“一流”是一个形容词,有它的适用范围。可以用一流来形容自然学科,但是不能用一流来形容人文学科,人文学科具有地域性,地域之间的文化体现在特色、区域性。因此,“双一流”建设的评价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儿开展。而高校对于社会的引领不仅要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上,更应该体现在文化的引领上。

2、王金花:《指导意见》将“双一流”建设与区域发展战略联系在了一起。我认为这是非常具有国际化视野而又不乏本土特色的一项举措。如何建设“双一流”,很多高校将眼光放在了世界“双一流”的标准,更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如何迎合这套标准,然而忽视了高校发展与地方经济的相辅相成。

3、徐玲玉:是的,不同地域的高校有其不同的市场需求,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学科发展等方面应考虑本地区的优势和学生毕业之后的发展意向,使不同高校的专业设置有自身鲜明的特色,重视发展优势学科。学校还应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敢于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使高校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4、李欣怡:《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突出特色,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流学科。学科建设要立足于中国本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及特色,避免在追求建设一流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倾向。同时,我也关注到“育人提质”是其主旋律。各高校在制定本校的实施方案时,应发挥主体地位作用,在“主旋律”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和声”,谱奏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美妙乐曲。

5、罗慧君:一流学科是基础与前沿、优势与特色的结合。实现学科特色不仅有表面的“特”的要求,还需要有本质的高质量内涵,只有把特色和高质量相结合,尊重规律、构建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一流学科”的建设。

6、潘杰宁:我认为《指导意见》的出台更多是精神和理念上的引领,是源于对大学研修学问之道的追求,是根植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期待,也是对服务社会经济的现实需求。对于那些不在名单中的地方大学也应把握好此次契机,找准定位,办出特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7、陈庆文:我关注到的是《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完善政府、社会、高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可见“双一流”建设是学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一个互动过程。

 

●贺祖斌点评

自从“双一流”建设方案和建设名单公布后,“双一流”建设一直是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词,今年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认为,“双一流”中的“一流”,强调的是“争创一流”的发展理念,这既是一种水平,又是一种精神和品质追求。尤其是地方高校要抓住机遇,找准定位,聚焦“五个卓越”,加快双一流建设。[6]

一是加强卓越学科建设。聚焦优势学科率先形成突破口,继而由点到面,实现整体卓越发展,是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有效途径。做好学科战略布局,打造特色鲜明的学科集群,建设打造一批重点建设学科,不断提升学科整体水平。二是办好卓越本科教育。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一流大学。办好高水平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因此一方面要抓好教学改革,做好专业改革与专业结构调整,另一方重视学校、学科、专业的特色发展。三是构建卓越师资队伍。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创新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完善高端人才的“引育”机制,同时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另外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的培养。四是营造卓越大学文化。“办大学就是办氛围”,大学文化的养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深入挖掘校本文化基因,拓展学校文化的辐射力,推动文化“走出去”,促进校地文化融合发展,提高大学文化引领力。五是提供卓越社会服务。坚持问题导向,为国家和地方发展提供卓越的服务。推动大学内部各种科研要素跨学科、跨校、跨区域协同创新;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需求,强化大学对区域战略性、全局性问题的研究。我在10月份对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访谈时,他认为:地方高校要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

我认为,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于两个关键词: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在这两方面要做足文章。

 

五、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引发高等教育界高度关注

●事件回顾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第四轮评估于2016年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

 

【摘自:人民网 2017年12月28日】

●讨论

1、陈庆文:从2002年开始,我国一共进行了四轮学科评估,其中第四轮学科评估倍受关注,这与“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第四轮学科评估的参评条件、指标体系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把人才培养放在指标体系的首位,突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

2、李响:本次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与“双一流”名单公布是同一年,二者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关联。这几年国家对学科建设越来越重视,我认为这会影响高考考生与家长在填报志愿时的考虑因素,增加他们对学科实力的关注。

3、罗惠君:学科评估结果让我们更清晰了解到每所学校特色专业,让社会公众拥有教育质量知情权。同时,排名有利于高校自我分析短板,及时弥补学科与科研上的不足。即政府管理有方向、高校办学有动力、社会监督有平台。

4、陈洋:评估应该是一种查漏补缺的方法。评估结果公开是各高校相互学习、反思的良好机制,高校应该从学科评估中认识到自身学科设置的优势和缺陷,取长补短。这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科建设的科学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推动“双一流”建设。但是评估的方式、指标如何做到更加合理、科学,评估过程更加公正,这是在学科评估的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5、蒲智勇:我比较关注第四轮学科评估公布结果的方式,采用“分档”的方式进行结果公布,不再强调校与校之间分数的差异及排名的前后。这种评估导向淡化了以往评估中对排名、分数的过分追求,使得高校关注的重心转向于学科发展本身。这是一种基于发展性原则的评估。

6、李欣怡:在此次学科评估中,第一次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数据,有利于提高参考值的有效性。目前,数据统计常因指标定义不一而造成同个指标统计结果大相径庭的问题。结合单位填报避免了公共数据因指标内涵与评价指标体系不相适应的问题,提高了评估的科学性,同时也有利于增强评估的权威性。

7、王金花:从公布评估结果的数据来看,“自愿申请,免费参评”的原则让部分具有参评资格的高校出现了“漏网之鱼”,相关的评估负责单位应加大学科评估宣传力度,让更多乃至全部具有参评资格的高校参与进来。

 

●贺祖斌点评: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因为到了年末,没有入选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十大事件,但它在2018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比第三轮增长76%);全国高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有94%申请参评。我认为,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将影响着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若干年。我想从三方面谈我的看法。

第一,本次学科评估的指标。本次评估指标体系保持“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四个一级指标框架基本不变,共设置人文、社科、理工、农学、医学、管理、艺术、建筑、体育等9套指标体系框架,每个学科设置不同的权重。第二,本次学科评估的科学性。第四轮学科评估首次采用“分档”方式公布评估结果,不公布得分、不公布名次,不强调单位间精细分数差异和名次前后。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 ,2%~5%为a(不含2%),5%~10%为a-,10%~20%为b ,20%~30%为b,30%~40%为b-,40%~50%为c ,50%~60%为c,60%~70%为c-。[7]既保证较强的区分度,体现学科建设水平的实际变化,又淡化了分数和名次,有利于引导高校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科内涵建设。第三,学科建设的成就。经过学科评估发现: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社会认可度显著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原创成果产出取得突破;已初步建立规模与质量并重的专任教师队伍;高校面向社会需求、面向技术解决问题的水平大幅提高。

本次评估结果公布后,学界不但没有争议,反而让许多高校对本校学科建设进行反思和讨论。学科评估已经开展了四轮,建立了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可靠性最高的学科大数据库,对研究学科发展规律,发现内涵建设优劣,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相信,未来会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国际影响”的学科评价标准研究,不断扩大学科评估在国际和国内的影响力。

 

六、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

●事件回顾

改革开放40周年,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从1993年提出的“211工程”,到1998年的“985工程”,再到2015年提出的“双一流”建设,无不是在为推动高等院校建设而努力,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摘自:中国大学教育 2018年12月18日】

●讨论

1、徐玲玉:回顾过去,是为了展望未来,如何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运用专业知识的实效性,如何使学生具有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批判性的思维仍是我国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思考的问题。

2、李响:作为“90后”学生,虽然没有亲身经历改革初期的历史性事件,但通过课堂学习、影视传播等途径,了解到高等教育改革初期的不易与不平凡。通过改革,高等教育政策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内涵式发展的今天,我们依然要坚信“知识改变命运”,期待高等教育更卓越的发展。

3、苏家玉:四十年的历史进程,我国高等教育由恢复到精英化再到大众化普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8]在发展中,可以看到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自身特色,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国家制定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出台的高等教育管理政策也越来越尊重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从“211”“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就是有力的佐证。

4、游晶晶:中国高等教育四十年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时,中国高等教育四十年发展也存在着很多长期累积下的问题,如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高等教育区域分布不合理以及趋同化倾向严重等问题。攻克这些难题需要所有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我们年轻一辈的高等教育研究者的付出与投入。

5、谢明明: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规模发展,同时,蕴藏的问题也很多。多年来,高等教育与经济、高等教育内部治理的研究也很多,对于大学理念研究需要加强。这也可以印证国内高等教育办学出现同质化的现实。

6、王金花:在这40年里,高考招生人数从27万到递增到842万,翻了整整31倍,使更多的学生有了追求高深学问的机会。高考制度从文理分科转变为任选科目,自由组合,大大弱化了文理的界限,为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陈庆文:我认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四十年,最大的成绩是把“量”做大了,下一个五年或者十年,将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质”的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微观层面来讲,我认为“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将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

 

●贺祖斌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是高校数和在学规模突飞猛进。截止到2017年,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914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13所(其中,本科院校1243所,成人高等学校283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7%(1978年,2.8%),在校生3779万人(1978年,228万)。二是高等教育质量不断跃升。针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国家适时启动了二期“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从1995年开始,启动了“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为了检验高等学校的办学成效,国家先后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随着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我国大学和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卓有成效,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持续提升。截止2018年,据esi学科排名来看,我国共有917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2016年,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得到发达国家认可。三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在办学体制方面,形成了政府为主体,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新格局;高校发布了本校“章程”,大学内部治理的法治建设和制度建设取得进步。四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在留学生人数、学位互认、跨境办学和科研合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目前高等教育仍然面临着质量提升、区域高等院校发展不公平、科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不高、文化传承功能有待加强等问题与挑战。未来,高等教育改革应继续着眼于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区域间高等教育公平,提高大学治理水平,引领经济发展能力,承载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

 

七、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启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事件回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党中央名义专门印发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其中,“研究修订教师法”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之后教育部制定了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

【摘自:光明日报  2018年2月3日】

●讨论

1、李欣怡:师德话题一直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新印发的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把师德摆在了突出位置,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我不禁想起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身为人师,除了要求扎实的学识外,还要品行高洁。就像习总书记所说的,要做好老师,须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2、陈洋:近日教育部印发的有关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为教师的职业道德划定基本底线。教师是以德育德的良心活,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最终达到爱业、敬业、精业、乐业的境界。

3、游晶晶:《意见》的出台,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其中关于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充分考虑了大学环境的特殊性,提出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等都具有高度的创新性,也使得建设措施操作性强,更易于政策的落地实施。

4、李响:《意见》明确了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只要从事教育事业,不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公办的还是民办的,都会有相应的待遇和保障。教师职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其队伍一定会更加庞大、强大。

5、徐玲玉:教师队伍中出现的少量道德失范行为,一方面是因为教师队伍的选拔把关不严,一些不具备教师素养的人有机会走上讲台;另一方面,教师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导致教师有职业倦怠的消极情绪,容易使教师的负面情绪影响到学生。

 

●贺祖斌点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呢?他提出了四条标准:“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学识、要有仁爱之心。”[9]教师发展的讲话,奠定了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和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求。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日前,教育部颁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的十项准则。准则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准则要求以有力措施坚决查处师德违规行为,对于发生准则中禁止行为的,要态度坚决,一查到底,依法依规严肃惩处,绝不姑息。

另外,对乡村教师的现状和发展我非常关注。2017年曾经主持一项关于农村教育的课题,并出版了《广西农村教育发展报告》,报告其中部分内容就是研究乡村教师的现状与发展问题。研究报告提出:农村教育不强,中国教育不可能成为教育强国;乡村教师不足,中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不可能高。因此,我认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中不能忽视广大乡村教师的建设,解决乡村教师困难,巩固乡村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发展乡村教育,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八、开展清理“五唯”行动,扭转不科学评价导向

●事件回顾

2018年11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各有关高校开展“五唯”清理行动。“五唯”清理范围包括高校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事项,以期通过高校自查的形式深化高校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

【摘自:教育部网站  2018年11月8日】

 

●讨论

1、王金花:“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是清理“唯论文”评价的有力措施,是在科学研究“质”与“量”间做出的抉择。这并不意味着高校教师一味地强调代表作而止步不前,教师个人的代表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阶梯,应该不断地被后来的研究成果所覆盖。

2、游晶晶:当前功利、浮躁的社会风气,学术界存在着“不出版,即出局”的潜在规则,无形之中给学者们造成了巨大的科研压力。开展“五唯”清理专项行动有利于扭转当前高校中存在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失衡的情况,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潜心科研的学者赢得更多的时间,免受学术界浮躁风气的不良影响。

3、蒲智勇:在进行人才评价时,如何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结果,关键问题就是评价的标准、机制是否科学。“五唯”清理行动有利于完善高校评价机制,扭转评价方式的单一状况。但是我认为下一步还需要明确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或者不同类型的项目应该如何建立不同的评价机制。

4、苏家玉:单纯追求量化的标准,容易滋生投机取巧的不正之风。因此需要改变的是“唯”的态度,摒弃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做法。清理“五唯”只是开始,建立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引导高校走向科学评价之路。

5、谢明明:以“五唯”作为评价指标是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方式,弊端就在于“五唯”的内容并不能代表被评价的事物的全部内涵。比如,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往往是职称高、帽子高的人容易获得,而没有具体到申报人的学术研究领域、成果与项目本身的匹配度。因此,各种评审就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

6、张羽:“五唯”清理行动是肃清传统教育评价体系顽疾的有力举措,对于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纠正学术不端,学历造假等不良风气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议在教育评价里除了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还要注重在某一领域内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避免盲目追求所谓的热点,为追求立项而研究等行为。

7、陈庆文:评价一直是高校发展中的一个大难题,不管是教学评价,还是人才评价。高校要彻底清理“五唯”,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还要在其他方面下功夫。比如,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如何平衡论文发表和教学贡献,如何避免“唯论文”的评价标准。

 

●贺祖斌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中强调,要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10]。习总书记用“顽瘴痼疾”一词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教育评价长期以来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五唯”更是直击我国教育评价中存在的“痛点”。实际上,无论是“分数”,还是“文凭”,无论是“论文”,还是“帽子”,都只是在教育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评价要素,若是过分强调某一方在评价中的作用,必然会导致评价价值观的扭曲,其影响及导向对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我认为,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着评价体制价值取向失衡的问题,主要包括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失衡、数量与质量的失衡、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失衡以及共性与个性的失衡等等。如何改变当前评价制度中存在的价值失衡问题,走出教育评价的“误区”,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评价体制的改革是一个在多方利益博弈下的长期过程。再者,仅仅在原有的评价制度基础上进行叠加与修补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彻底地清理“五唯”,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应将改革的重心放在重构评价体制上,在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构建具有新时代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价体制。

 

 

九、西湖大学正式成立,开创中国高教改革发展先河

●事件回顾

10月20日,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在浙江省杭州市正式成立。西湖大学自2015年3月筹办以来,就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致力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

【摘自:新华网 2018年10月21日】

讨论

1、谢明明:当前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支持依然不足,民办高校的生存处境依然不容乐观。西湖大学的成立既是对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方向的一次大胆探索,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次大胆探索。

2、张羽:可以看出,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指导意见:一是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各安其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二是鼓励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鼓励民办教育探索发展新的路径,支持民办教育在办学方面大胆创新。三是探索办学体制新路径,转变理念,转变由国家或单一主体办学的模式,探索社会办学的多重路径,为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打下坚实基础。

3、陈洋:作为一所民办大学,开创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可以说是中国培养顶尖研究型人才的实验基地。师资力量由一批国内外优秀学者、专家组成,在学校管理模式、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办学资金来源方面充分体现了其创新精神和积极探索的勇气,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期待西湖大学最终能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学习的典范。

4、李响:西湖大学作为新中国第一所现代化、研究型的民办大学,教育部发函同意设立西湖大学是在政府层面上的支持,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开创性尝试的意义。[11]西湖大学的设立突破了体制的束缚,这种“小而精”研究的特点像是回归了洪堡时期纯粹的学术研究理念,不知之后的发展能否真正创造卓越、引领中国高等教育的学术研究?

5、苏家玉:西湖大学的引人关注不仅在于它的高起点,还在于它的新理念。不以盈利为目标、不划分行政级别、统一聘用制、拥有自主权的校长负责制等管理理念,让人们看到摆脱体制,专注学术的可能。“高精尖”的精英教育理念也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的补充和提炼,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

6、陈庆文:办好一所大学,不仅与学校内部的人力、物力以及相应的机制等密切相关,也与大学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西湖大学是一所新建的学校,没有传统观念的绊羁,没有传统体制机制的影响。若干年后,西湖大学的成长或许能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缩影。

 

●贺祖斌点评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是这个阶段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实现内涵式发展,有多条路径可供选择,其中高等学校分类发展也是重要落脚点之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优化教育结构,推进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12]也明确要求“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分类设置标准,制定分类管理办法,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可见,高等学校分类发展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分类已从政策倡导进入具体实践阶段,推动不同类型高校合理定位,特色发展成为解决高等学校分类发展问题的关键。为丰富高等教育结构,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各地开始进行高校分类、特色发展的实践探索。2018年成立的西湖大学,以博士研究生培育为起点,致力于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契机下的产物,有利于优化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吸引和培养世界一流人才,提升创新引领能力。此类新型大学的崛起将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南方科技大学创校七年来,所取得的成绩骄人,仅仅在科研方面,截至2017年底,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等科技计划项目717项,获得经费资助共计11.97亿元。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06篇,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高水平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个,省部级科技奖励2个。2017年,南科大自然指数加权论文值在中国大学自然指数排行榜中排名第28位,在科研方面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除此之外,深圳技术大学的成立也值得我们关注,它是一所本科层次普通高校,定位于应用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高校分类发展,不仅需要研究型高校,还需要应用型高校和职业技能型高校,更需要各类型高校合理定位,不断探索,彰显特色。我们期待着此类新型大学有更加亮眼的成绩。

 

十、南大教授论文事件,教师学术不端再引关注

●事件回顾

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曝光了拥有众多学术头衔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梁莹的问题。梁莹不仅涉嫌论文抄袭、一稿多投,有多位南京大学学生曾表示其还存在教学态度不端正的行为。早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凯发官网入口官网的资料显示,梁莹系该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计划等多个人才支持计划的入选者。

【摘自:中国青年网,2018年12月15日】

 

●讨论

1、罗慧君:梁莹事件折射出的不仅是教师学术不端的现象,更是对“唯论文”人才评价标准的揭露。高产论文的背后采用的却是投机性质的发表方式。目前,学术界评价多以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学者学术水平的标准,作为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因为涉及太多的现实利益,导致了论文崇拜的现象。梁莹事件也再次告诉我们:教师的评定标准不仅仅是学术水平,师德师风更应是考评的重要方面。

2、谢明明:梁莹教授的事情至少反映了学术期刊对于论文的审稿不严、各种人才称号的评审重形式不重内容两方面问题。所以,整件事情的处理不能仅仅随着对梁老师的处理而结束,论文和人才称号评审时,应该更多的关注思想的贡献,而不是承载思想的容器,否则,类似现象依然会再次重现。

3、陈庆文:每年被曝光的学术不端当事人也都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是似乎无法刹住这一股风气。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评价机制问题,在高校里面,职称的评定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论文,而且很多著名大学实行了“非升即走”的制度,让大学教师的科研压力更大。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下,难免有人铤而走险。机制改革可能是消除学术不端的最终法宝。

4、游晶晶:学术规范问题是我国学术界长久以来存在的一大“痛点”,梁莹论文事件的爆发更是为我国广大科研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我认为预防学术不端的措施不仅仅是事发后对学术失范者的惩处,更重要的是要源头上下功夫,例如改进评价考核导向、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完善学术治理体系等等。

5、张羽:我们应该厘清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整改,同时也该拒绝因某个个案就对教师整体队伍全盘否定,给教师队伍贴标签等恶性行为,从自身做起维护教师的权威性和教师该有的尊严。

6、苏家玉:大学教师学术不端、行为失检的事件不断出现。反思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失守,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教师行为规范监管的不力。颁布实施教师行为准则提供了师德师风监管的立足点,但也应看到在保障学术自由的前提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还需要更灵活的监管机制。

 

●贺祖斌点评

关于学术不端现象在以往的十大事件遴选中出现了几次,可见这已经成为学术界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学术不端的问题潜藏着思想道德、评价制度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中,从评价制度角度来看,与“唯论文,唯职称,唯奖项,唯学历”以及奖惩制度不明晰不严厉不无关系。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传承者,也应是践行大学精神的领路人。多年前读过《蔡孑民先生言行录》,对其中内容感触颇多。蔡元培提出学术研究为立校之根本,他反复强调大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蔡元培通过选聘真才实学的教员和淘汰一批不称职的教员的方式,让教师队伍保持其优秀、年轻和先进性。蔡元培在任时的北京大学是名师汇集之地,不仅学术焕发新生,这批名师们的治学精神,师德风范也长留在大学精神史中。

经过百年的发展,昔日不重资历,注重学识,不重头衔,注重师风的选师标准已然发生改变。在当下“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各大学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出台系列政策,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和培养人才,但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人才”是以“博士”、“**学者”、“杰青”“千人计划”等标准进行遴选。一些大学过度偏重对学历、职称、学术成果的考察,或重学历轻能力,或迷信名牌大学,而对道德、人文素质、心理、发展潜质、学科忠诚度等方面的考核存在不足,对成果的评价指标化、数量化,sci泛化。这种简单、量化的评价体系,或与当下学术不端、师德失范的现象屡出不穷紧密相关。

在我看来,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一方面要从思想上引导,树立诚信意识、加强道德建设。另一方面,要从完善制度建设的角度去推进,用制度保障学术规范。首先,要转变以论文为导向的高校评审制度和评价机制。重视定量分析的同时也要注重定性分析;重视科研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创新能力;重视对成果评价的同时也要注重对道德的考量。其次,要转变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或组建更加权威的管理机构对学术不端的行为进行审议和认定,彰显处理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最后,要加强对学术不端惩戒制度的建设,提高学术不端的犯错成本,拉紧维护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警戒线,树立严厉打击学术不端的高压线。为学术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盘点总结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今年以来,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同样让人心情澎湃,从习近平总书记“5•2讲话”到全国教育大会,从“双一流”建设到“新时代高教40条”,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意见的出台到教师职业规范的颁布,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脚步急促而有力。今年选取的高等教育十件大事一方面突出了高等教育政策导向的重要性,比如“新时代高教40条”和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为实现更加严格的本科教育,构建更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提供了顶层设计和约束力;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的公布和作为我国第一所民办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的创立,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展示了高教改革的可喜成果。同时,“五唯”清理的决定和南大教授学术不端的事件也提醒我们高教改革任重道远。当然,今年还有很多事件值得关注,比如“部省合建”的14所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标的颁布、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计划的实施等,只是篇幅有限,并未一一收录。

对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大事的整理与盘点,仅代表本次沙龙讨论的观点。另外,值得说明的是,以上对这些事件的评析都是在收集已经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并经过多次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收集的信息和参与讨论者的水平所限,其中的评析肯定存在些许漏洞和偏差,希望诸位批评指正。部分评述采用了已经发表过的观点,但由于篇幅所限,未能一一注明,特此说明。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18-5-3

[2]杜占元.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8-10-23

[3]吴岩.奋力开辟中国高等教育新境界[eb/ol].2018-11-2.http://www.moe.gov.cn/

[4]教育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eb/ol].2018-6-22.http://www.gov.cn/

[5]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6]贺祖斌.聚焦“五个卓越”,加快高校“双一流”建设[n]. 广西日报,2018-6-21

[7]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eb/ol].2018-1-2. http://www.jyjxltzzs.net/

[8]陈宝生. 中国教育:波澜壮阔四十年[n]. 人民日报,2018-12-17(011)

[9]习近平.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n].人民日报,2014-9-10

[10]杜玉波.着眼世界水平 着力中国特色——对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再认识[n/ol].中国教育报.2018-11-12

[11]西湖大学在杭州举行成立大会[eb/ol].2018-10-20. http://edu.people.com.cn/

[1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en/ol].2017-9-24.http://www.gov.cn/xinwen/

分享到:
联系凯发k8国际唯一——凯发k8国际唯一的公告————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凯发k8国际唯一 copyright@2023 凯发k8国际唯一的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