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改革与发展网-凯发官网入口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凯发官网入口

凯发官网入口-凯发k8国际唯一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 高等教育专题研究 院校改革发展动态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
高校学生发展服务 高校网员单位信息 网员单位专区 凯发官网入口-凯发k8国际唯一 凯发官网入口-凯发k8国际唯一

专业学术信息
教育学
农学
理学
哲学
法学
文学
医学
工学
历史学
管理学
经济学
艺术学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学术信息>历史学 > 正文
口述史研究为国史研究提供新方法

   现代口述史研究方法传入中国以来,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开始逐步尝试以口述史方法进行历史研究。近年出版的《星火燎原全集》、《山西抗战口述史》等著作均运用了口述史研究方法,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研究贡献良多。在国史研究方面,口述史研究方法的引入更是为其提供了新视角。国史研究在注重政治与经济问题的同时,更要关注其他被忽视的历史面向,口述史正是这样一种有助于更为全面地呈现历史图景的研究方法。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学者。
 
  还原鲜活历史现场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80年代中国在中西部地区开展的一场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的小三线建设是在全国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依靠地方自筹资金,以战备为中心、以地方军工和工业交通设施为主的全国性经济建设战略,带有相当强的保密性。即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研究者仍然面临档案资料难以完全开放的困难。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左玉河认为,在档案资料开放程度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口述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就显得格外重要。
 
  由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徐有威主编的《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正是以口述史研究方法书写的上海小三线建设史。“我们对每一位受访的亲历者都特别重视”,徐有威告诉记者,无论是当时的省部级领导还是基层干部群众,他们的谈话、故事以及相关资料,都成为小三线建设研究的信息源。当事人对当时的场地、语境和景况的描述,不仅帮助研究者对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解读,而且可以补充档案和其他文献资料没有能力记录的鲜活场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陈东林告诉记者,以往的三线建设研究多从经济史、军事史角度出发,研究经济效益、工业布局等问题,资料多来源于文件、档案,多数是“静态研究”,对参与三线建设的当事人没有过多的关注。在《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中,43位受访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上海小三线建设的情况作了回忆和介绍,内容涉及当时的决策、选址、设计、厂矿基础建设、生产管理、职工生活、企业与地方关系、企业转型及80年代后的交接调整等,动态地勾画出了上海小三线建设起步、发展和调整的演变历程。
 
  更全面呈现共和国发展变迁
 
  “今天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的口述史学,对国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左玉河看来,共和国历史的许多创造者仍然健在,他们对自身经历的时代和参与的事件有着深刻的记忆,以口述访谈的方式,让他们回顾亲身经历的共和国发展变迁,能为研究者提供珍贵的口述史料。这些当事人的认识和评价,又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某种借鉴和启示。
 
  “口述史的介入有助于我们从更为全面的视野与范畴来看待当代中国的发展历程。”温州大学口述历史研究所所长杨祥银认为,口述史研究方法会成为当前和未来国史研究的一个主要研究手段,其意义主要体现在提供新的历史证据、研究视角与解释范式。
 
  在国史研究中,口述史以往多关注著名人物和重大事件的决策与实施,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让普通人进入口述国史的书写视野,更饱含时代信息,也更能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反思。
 
  陈东林认为,创新国史研究的关键是资料创新,在研究中无论是观点还是方法,都受研究资料的制约。发现新问题、搜集新材料势在必行,今后加强国情调研、反映社会的关注、蕴含新鲜史料的创新性研究,将是国史研究的重要趋向。
 
  宏大叙事与微观讲述良性互动
 
  国史研究多以宏大叙事为主,主要依据相关文献资料重建历史场景,尽管这种宏大叙事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由于文献资料多缺乏生动的历史细节,因此难以建构丰满的历史场景。口述史料则来自事件当事人讲述的亲身经历,还原了历史的场景、重现了历史的细节、恢复了历史的生动性和鲜活性,因而弥补了文献资料的不足。
 
  “文献资料基础上的宏大叙事,与口述访谈基础上的微观讲述,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左玉河表示,如果说宏大叙事是历史的骨干,当事人的微观讲述就是历史的血肉。宏大叙事指导口述访谈,使历史丰满起来。而口述访谈的鲜活资料,必须置于宏大的历史演进框架中,才能彰显出生动的意义。两者形成良性互动,共同建构复杂的历史场景。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口述史,这值得肯定和鼓励。但同时,口述史访谈从访谈对象的确定到访谈问题的设计,再到访谈过程、访谈记录的整理和发表,有着一套严格的学术规范,需要研究者了解并严格遵守,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口述史料的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在大部分口述史当中,受访者的叙述可能更多的是个人与家庭的生活经历及感受”,杨祥银认为,访谈者应注意不要将某些历史的宏大叙事片面地强加于受访者的个体经历之上。
 
  在口述史中,如何使历史的宏大叙事与当事人的微观讲述形成良性互动?杨祥银表示,口述史是在访谈者(研究者)与受访者(当事人)的互动性会话中,受访者从个体经历出发所做的对于过去经历的理解、评论与诠释。在口述史实践中,为提高个体受访者叙述的历史感,研究者需要有意识地将受访者的个体经历置于更为广阔的国家、地方与集体的历史脉络当中,突显其个体经历的时代印记与历史意义。对于国史研究,口述史有助于改变传统的研究视角、提供新的历史证据、弥补其他资料的缺陷、变革传统的研究与教学模式。研究者需要积极探索如何运用口述史创新历史研究的范式。
分享到:
联系凯发k8国际唯一——凯发k8国际唯一的公告————
高教改革与发展网 凯发k8国际唯一 copyright@2023 凯发k8国际唯一的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