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落而满盘活”
——代表委员谈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前来咨询登记注册的企业、个人纷至沓来。cfp
迟福林委员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李国华委员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
蔡继明代表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
3月1日起,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一名民营企业负责人说:“以前注册一般要一个月左右,现在从交齐材料到办成企业只用了两天时间!”
政府简政放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可见,只要找准改革的切入点,市场的活力就会随之迸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其牵引作用。
箭已离弦:向改革要红利
记者:当前,改革正处于深水区,犹如一场“大考”。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和看待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何在?
迟福林:当前,中国正处于重大转折期。应该这样来描述它:转型与改革交织融合,转型倒逼改革,改革又面临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约束,利益失衡、矛盾突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部署,堪称一次“改革大考”:第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的“改革大考”,考得好,我国就将走上公平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迈进现代国家行列;第二,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场“大考”就会取得全面改革的实质性突破;第三,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是重大难题。要知道,触及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打破固化的利益,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
李国华:我所在的是邮政行业和金融行业。从我的行业角度来看,只有坚持深化改革,行业才能迎来“新生”。邮储银行给自己的改革定位,就是专心做好“三个服务”: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微企业。这种“改革定力”获得了回报:截至2013年底,邮储银行资产规模已达到5.58万亿元,保持了持续、稳健的好势头。
蔡继明:虽然通过30多年的改革,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改革仍存诸多“掣肘”。其中,政府部门利益、行业垄断以及各种既得利益群体结成的利益藩篱,是改革的难点所在。改革之箭,已经离弦。如果说以前的改革是先从增量改起,那么到了攻坚期,就要改存量了。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向改革要红利,正是祛除病症的“良药”。
划清“边界”:向市场要活力
记者:实践证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牵动改革全局。当前,随着简政放权效应的进一步释放,政府与市场“两只手”该如何“相处”,如何划清“边界”?
迟福林:多年来,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政府权力缺乏法制规范,过多干预市场,是经济体制改革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深层次原因。何为“市场决定”?它并非不要政府发挥作用。政府作用的发挥应以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为前提:有效的市场离不开有为的政府;脱离市场作用的政府有为是不可持续的;市场有效前提下的政府有为才是正能量的有为。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应该告别政府主导型增长模式,重新塑造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格局”。
记者:构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新格局”,该从何处破题?
蔡继明: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的要素市场尚未完全建立。例如,在土地要素市场中,限购政策在短期内确实能够起到控制房价大幅上涨的作用,但也影响到了一部分改善型需求。因此,市场经济并不排斥必要的行政干预,但是,行政干预不能代替市场规律。
迟福林:有一点要谨记,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有效的监管主要是事后监管,而不是前置性的审批。对于前置性的审批,应该越少越好。而对于必须保留的审批事项,则需要列出“负面清单”,尽可能实现投资“非禁即准”。要知道,只有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目前,正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的“负面清单”模式,可以作为行政审批改革的大方向。对政府而言,则要带头制定和公布权利清单。
探路“纵深”:找准改革突破口
记者: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何在,是备受关注的话题。怎样以重点领域改革为牵引,带动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迟福林:13亿人的消费大市场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最大的优势。随着城镇化巨大潜力的释放,消费需求也将随之升级,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转型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推动消费主导的投资转型,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动态平衡,让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减少和停止低效、无效投资。为此,要着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在资源配置上,尽快实现由行政主导向市场决定的转型,全面激发市场活力;二是在增长动力上,尽快实现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型;三是在城镇化上,尽快实现从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当前,城镇化有着比较突出的“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做大经济总量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为重要任务、以土地批租为重要手段”的特点。如何解决?出路已经明晰——加快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争取到2020年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为实现“人的城镇化”奠定坚实基础。
李国华:近年来,我国金融领域的改革风生水起。但一个问题是,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的还不够,与社会的广泛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普惠金融服务仍然是中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今后一段时期,将是金融改革走向纵深的一个突破口。要探索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就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竞争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银行在普惠金融服务领域的生力军作用。
蔡继明:特别要指出,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聚合点。但现实是,现行的土地制度也阻碍了城镇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改革已迫在眉睫。未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实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农村宅基地改革以及相应的农村住房财产的抵押、转让,小产权房和城中村等诸多难题的解决,都期待清晰的改革路径。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改革,需要深化、再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