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外语选修课;大学理念;课程设置
【文章来源】2010年第12卷第3期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教育部在2004年发布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试行本), 提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研究在全国很多高校应运而生。我校(成都中医药大学)也在2006年秋季学期开始分级教学试点, 在药学院06级实行了大学公共英语的分级教学。为了进一步适应不同层次大学生对英语的要求, 为了给予大学公共英语分级教学以相应的补充配套, 外语学院于2007年申报了“开放式外语选修课平台搭建”的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经过半年的准备工作, 完成了教务网上的外语类选修课平台的搭建, 学生已在2008年3月进入外语类选修课平台选课。经过一年半的实践和问卷调查, 总结出以下的情况和探讨。 一、对于外语选修课平台的评价 根据问卷调查, 53.2% 的学生选择“实行分级教学”选项; 85. 9% 的学生选择“在现有的基础上增设选修课”选项, 其中58% 的人甚至选择“减少英语必修课课时增设选修课”选项。虽然有超过半数的学生选择分级教学, 但仍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分级教学区别不大, 而绝大多数的学生却赞成选修课,这说明公共英语分级教学的确需要选修课平台的补充配套。但同时学生也指出了目前英语选修课存在的问题, 集中起来有以下两大点: 1.选不上课 按照规定, 开设一门选修课的条件是同一个班必须有30人以上选择这门课, 而实际情况往往是一个班只有十几个人选择同一门课, 所以几乎每个班都有不少同学选不上课。据了解, 这样的规定是为了便于排课。 2.收获较小 原因有三:课时少, 所讲的内容太少或与必修课内容重复; 老师授课显得随意, 重点不突出; 教学内容和方式枯燥单一, 缺少实际运用。
二、改进和完善外语选修课平台 中医有一个重要的观念: 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不能治标不治本。同样道理, 如果只针对上面的三个问题, 采取增加开课班级、时间和内容的办法,就是治标不治本了。那么,“本”是什么问题呢? 众所周知, 我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着繁重的必修课任务, 几乎没有精力再顾及选修课, 或多或少地“轻视”选修课, 以上的问题实质上是“轻视”的外在表现。因此, 改变对选修课的观念是改进和完善外语选修课平台的关键和前提。下面将从大学英语教学前景、大学理念及课程设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 选修课课程的开设将使大学英语的课程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其要求分成六、七、八和九等四个等级, 达到九级的优秀高中毕业生英语词汇量将达到4500。而根据大学英语课程要求, 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一般要求是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4795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两个要求中两个相当接近的数字使得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着这样一个必须思考的问题: 如果考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已经或者正在达到更高的等级,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怎样进行? 而另一方面, 高校连年扩招又使得一批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进入大学, 部分学生词汇、语法等基础还相当薄弱, 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入门, 对于他们又该怎么办? 对于大部分高校普遍存在的这种实际情况, 一成不变的知识讲解和反复练习加上题海战术, 只能使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香而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下, 甚至很多大学生感觉英语越学越差。出路在哪里?《大学英语课程要求》 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 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 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因此, 分级教学和选修课平台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有机结合”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对于基础差的学生, 除了针对其级别的大学英语必修课外, 再辅之以相应的选修课来弥补他们的弱项。而那些水平高的学生则可以不用必修英语而直接选择文化类或专业类英语选修课课程, 这在一些顶尖的大学已经成为现实。而且, 随着英语学习期的前移和中学英语水平的推进, 像目前这种教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大学英语必修课势必压缩甚至淘汰, 而英语的后续教育将以各种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外语选修课课程的开设将使大学英语的课程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2. 大学英语教师应调整观念 根据以上对大学英语教学前景的分析, 大学英语教师应调整观念, 重视外语选修课。新东方学校校长俞敏洪根据亲身经历说出这样一段话: “一块砖没有什么用, 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 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 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同样道理, 如果只是应应急或应应景地增设一些选修课, 无异于多捡几块砖头而已。大学英语教师不仅需要调整对外语选修课的观念, 更应在心中竖起一座房子-----大学理念, 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研究和开发外语选修课程。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在《大学理念的再思考 》中指出, “大学的理念是讨论大学诸问题的前提与关键。”什么是大学理念? 简而言之, 大学理念就是大学的精神, 它确定大学的使命和发展目标。大学的理念在近千年的历史中经历了从单一的价值取向到多元的价值取向的进程, 如培根提出的“ 进行科学教育的场所”, “赫胥黎提出的!生产新知识的工厂”, 有“世界大学之母”之称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提出“教育与研究相结合”, 威斯康辛大学校长范. 海斯提出“ 社会服务站”威斯康辛理念, 等等。19世纪70年代后, 新的大学理念提出, “大学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 它的成果理应为人类所共享, 所以, 大学应成为一个人类文化交流的中心, 体现一种多元化的碰撞和冲激, 从而建设人类最先进的文明。”英语成为人类文化交流的工具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这显示出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 大学理念上研究和开发外语选修课程的重要性。 3. 在大学理念指导下设置外语选修课课程 反观学生对外语选修课的意见, 其突出问题集中在课程内容方面。怎样提升选修课的内容, 使之不枯燥而又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呢? 这触及到本文探讨的关键: 外语选修课程设置与大学理念的有机结合。大学理念中的三个核心是研究科学、服务社会和交流文化, 由此引出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 1)大学作为科学研究的殿堂, 必然也肩负着培养科学研究人才的使命。现在的研究人才状况如何呢?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教授傅林教授反映她的研究生看不懂英文的专业文章, 她不得不规定学生先看二十篇英文的专业文章之后再找她谈话。这样的状况是较为普遍的。 ( 2)大学作为社会的服务站, 其功能之一是提供服务社会的人才。然而社会对大学生的一个评价是拿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却不能写出一份合格的公文或提供英语口头服务。 ( 3)大学作为一个人类文化交流的中心, 培养出的人才应该具备多元的文化素养, 才能融入全球一体化的现代世界并体现先进的文明。但实际上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这方面的教育是相当欠缺的,因此, 2007年发布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 正式本中的“课程设置”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 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 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 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 以上的问题说明大学外语选修课程设置需要与大学理念有机结合, 这样才能提升选修课的内容, 使之不枯燥而又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具体地说,应该设置专业化的英语、职业化的英语和人文化的英语选修课程, 把英语语言作为载体, 承载有关专业的、职业技术的和人文的内容, 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境界。而且, “沉浸教学法”也为这种设计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引入了乔姆斯基的lad( languagea cqu isition device)语言习得机制论, 随后人们研究在语言习得的关键期之后如何教授外语, 提出了沉浸教学法( imm ersion teach ing )或双语教学( b ilingua l educat ion) 的建议, 例如用英语教授历史, 使学生沉浸在英语当中, 达到熟练掌握和使用英语的水平。 三、结语
外语选修课程在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将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会使大学英语的课程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也给大学英语教师指出了研究的方向。傅林教授在讲座“追寻大学理想”中将教育与研究比喻成大学教师的两只腿, 研究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这一新阶段,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这个转变的契机, 结合大学理念, 找到自己未来英语教学的研究领域, 开设真正有价值的选修课程。 |